第三集 諒解(下)(1 / 2)

因為這次出行的人較多,所以分了兩路走,鯊魚、小周和周月茜帶著主力,包括一支八十六人的工兵連和十一人的女兵班直接從海路出發;馮楠和小李帶著‘特殊人才’這一隊人還是走先飛到以色列,再由海法出航的老路線。

馮楠這一隊人人數不多,隻有馮楠、小李、法學專家權廣文、財務專家柳詩佳、半路混進來的護士淩佳、準備編入77分隊的爆破專家鄭大川等九人。原本要一路同行的仿真模擬遊戲高手歐亮割頸自殺需要休養,所以他隻得跟隨第二批技術裝備及隨員一同出發了。

他們一路順風飛到以色列的海法,又在海法上了船後,緊張的旅途有了幾天空餘時間,馮楠就著手開是訓練淩佳,因為淩佳也在半途簽了保密協議,因此此行的目的什麼的她也知道了,馮楠還特地對她說後悔了可以開個後門讓她回去。

淩佳卻倔強地說:“開弓沒有回頭箭,現在回去讓人家看笑話啊。”

她話是這樣說,但並不影響她在接下來的訓練裏叫苦不迭,這下她總算也領教到了隻要一開始訓練,馮楠就六親不認的那股勁頭。

其實馮楠對淩佳的訓練還是放了水的,但又怕訓練不到位,以後害了她,所以大多數時候把訓練的監管權交給了柳詩佳,雖然兩個女人名字裏都有個佳字,但是柳詩佳卻沒因為這個講情麵降低要求,依舊把淩佳練了個呲牙咧嘴。

但在更多的時間裏,馮楠喜歡和權廣文聊天。

在攀談過程中馮楠發現權廣文並不是傳說中的書呆子,相反,他的思維活躍,反應敏捷,談吐風趣,能把很複雜的法理問題用極為通俗易懂的話表達出來,而且他不像一般學者那樣喜歡引經據典,正相反,他的想法獨特,總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馮楠由此確定權廣文是他這次回國最大的收獲,隻要評定了叛軍,那麼在福特納的土地上,權廣文將有機會大戰拳腳,一展平生之報複。

不過權廣文偶爾也會感歎他的生不逢時,每到這時,馮楠就笑著勸道:“權教授,你生的正是時候,隻是沒能在一個合適的環境裏,現在環境不成問題了,我相信你將成為一個曆史裏程碑似的人物,至少在福特納這個小國的曆史上是。”

權廣文卻沒有馮楠那麼樂觀,或許這也是之前的挫折帶來的經驗,他笑著說:“就算是找到了劉皇叔,諸葛孔明還不是抑鬱而死?要成就大業,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我跟你來也不過是死馬當活馬醫,能不能成事,還得看看你的公主殿下到底具備不具備一個真正的憲政頭腦。總之,看看再說罷。”

“應該沒問題。”馮楠對金麗很有信心。

權廣文搖頭說:“不一定,權力能腐蝕任何純潔的東西。據你介紹,現在福特納正處於內戰狀態,而戰爭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權力機構甚至政治強人來支撐,有些東西拿起來容易,再放下就難了,比如王冠。”

馮楠對權廣文的擔心不以為然,因為金麗怎麼也算得上他的朋友,對於金麗這個人他還是了解的,並不是那種貪戀權力的人。

除了愛和權廣文聊天,馮楠跟船上的大副也很談得來,船上的大副阿爾維斯是個三十多歲的快活的年輕人,祖輩曾經在中國避難,因此他也磕磕巴巴的會說幾句中文,還是川味兒的;而馮楠也算得上是半個水手,又不是第一次走這條航道,因此兩人挺有共同語言的。

此外馮楠和船長大貝爾的關係也不錯,大貝爾還兩次邀請馮楠在他的船長室共進晚餐。

在剩下的時間裏,馮楠除了鍛煉,就是製定規劃和查看地圖和海圖,他看的很仔細,恨不得把每一個圖標都深深的印在腦子裏,這些都是以後用得著的東西。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旅行逐漸到達了終點,隻要再過一天,他們就能順利的抵達福特納了。

這天晚上,船長大貝爾又請馮楠共進晚餐,因為第二天上午他們就能抵達福特納,之後大貝爾就正是退休,再也不會以現役船長的身份再和馮楠見麵了。

晚餐時大家很愉快,大貝爾也講了幾個老水手的笑話,晚餐快結束時,馮楠忽然想起一件事,就問:“尊敬的貝爾船長,我已經不是第一次走這條航線了,覺得這次比平時快了七八個小時到達,這是因為我們的船比較快嗎?”

大貝爾喝了一口袋泡茶,笑著說:“我的這個老夥計(指船)和我一樣,快要退休了,他可跑不了太快,會氣喘的。”

大家都笑。

阿爾維斯大副對馮楠解釋說:“自從福特納海軍失去了對領海的控製權後,我們不得不繞個彎子進港,但這次我們與莫斯塔加簽署了協議,所以就能直達望東城,這樣一來,路線近了,自然就能早到。”

“哦。”馮楠明白了,但同時心中也升起了一絲不祥的感覺。莫斯塔加,就是當年馮楠深陷叛亂的地方,他對那個國家的印象可不好,盡管像阿諾維、莎爾娜等莫斯塔加人都是他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