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集 打造戰艇(中)(1 / 2)

PT艇的艇身的主要結構材料是木料,非洲不缺乏木料,但是福特納王室目前的控製區內沒有合適的樹木,所幸望東城原本就是一座貿易城市,特別是鄰國肯桑尼亞,每年也有大量的木料出口到望東城。馮楠和短吻鱷公司的雇員在幾家商貿公司日夜奔走,選中了十來種木料,經過浸泡以及強度試驗後,又選了其中的三種作為主料,然後就開始打造艇身,各類金屬部件和發動機的選擇購買也同時進行。

一個月還不到,第一艘PT艇就組裝下了水,馮楠親自和短吻鱷公司的人用了一周的時間在沼澤地裏做破壞性機動試驗,結果發動機的表現相當好,甚至還有些功率過剩,告訴行駛的時候艇首過於上揚,還有就是艇首有右傾加重的毛病。

短吻鱷公司於是針對這種情況進行了整改,一周後再次下水,艇首上揚的問題沒有完全得到解決,但快艇高速行駛的時候艇首上揚也是通病,因此該艇的表現堪稱完美。

馮楠一邊要求短吻鱷公司進行重型的PT艇樣艇的製造,一邊考慮開始為輕型艇加裝武器係統。

在傳統的標準PT輕型艇上,武器係統包括兩具魚雷發射管,兩挺雙聯的12.7mm機槍,艇尾還有一門單管20mm機炮,另外還有煙霧發射裝置,因為艇首較短,很難加裝重型一點的武器,一般隻加裝一挺機槍。

在加裝武器係統過程中,現代科技的優勢體現了出來,由於新型金屬的和設計的應用,當代和稍微過時一點的同口徑武器武器比二戰期間的要輕很多,但性能反倒有所提高。隻是馮楠的選擇性不多,隻能是有什麼用什麼,且大多都是舊貨,因為一聽說福特納要打造新型快艇和艦隊,望東城的商人們就蜂擁而至,其中還有半官方的商人,爭先恐後的,想把軍火庫裏的二手裝備往馮楠手裏塞,反正那些東西堆在倉庫了也沒什麼大用,倒不如換點兒現金實惠。

馮楠算得上是武器專家,覺得這些武器雖然老舊,但隻要保養維修恰當,依舊能夠正常使用,隻是這裏有兩個問題,一是這些武器不是為PT艇定製的,要上艇必須經過改造;二是這些武器需要形成製式,能夠批量裝備,不然今後會給後勤補給造成困難。

為此馮楠又選中了一家以色列人開在望東城的武器公司,叫沙漠玫瑰,由他們負責對武器的改造和初步選購。

盡管以色列人的創造力可是天下聞名,但馮楠還是不放心,又設計了一整套嚴格的測試程序,這才給沙漠玫瑰武器公司簽訂了一項實驗性的合同。

沙漠玫瑰公司很快就拿出了兩套設計方案,第一套是簡易係統。就是改造艇身武器底座和武器本身的適應度,說簡單點就是把武器打磨合適了直接安裝在艇身上,由人工進行操作,這種方式適合快速生產,且操作人員無需更多的訓練,隻是這種安裝隻算得上是簡單的仿製,快艇的作戰效能並未超過當年的PT艇。

第二套方案是進行現代化改進,將武器打造成遙控武器係統。按照沙漠玫瑰公司的計劃,PT艇兩座雙聯機槍,即可艙內遙控,也可以人工操作,另外在艇尾打造一個雙聯的23mm炮塔,平時隻能遙控射擊,但需要人工進行裝填。這套係統的優點是自動化程度高,對作戰人員也能更好的保護,但是缺點就是造價相對昂貴,而且對操縱人員要求較高。

馮楠覺得這兩套方案都各有可取之處,於是又要求短吻鱷公司打造一艘輕型PT艇,同時各安裝一套係統進行對比測設,然後再決定采用哪一種方案。

其實這也算是一種戰略,馮楠作為一名現代軍人,傾向於在武器係統上盡量多增加一些科技含量,但是從長遠的實用主義出發,第一套武器方案造價低廉,安裝簡易,訓練作戰人員簡單,若是戰爭打成了膠著消耗的狀態,誰能在短時間內把保留了核心戰鬥力的武器盡量多的投入戰鬥,誰就能贏得戰爭。

除此之外,馮楠又要求沙漠玫瑰公司要在係統裏預留一套作戰係統的空間,要想和塔搏叛軍的艇隊決戰,必須在火力上站絕對的上風,馮楠的腦中還有一個大膽的想法,但是他覺得還是先緩一緩,先把快艇這個武器平台弄穩定了再說。

在武器係統之外,馮楠還要求在快艇操作係統上進行現代化改進,另外就是防護力。

PT艇的艇身是木製的,在高速槍彈的攻擊麵前幾乎沒什麼防護力,馮楠從A10攻擊機的浴缸式座艙得到啟發,短吻鱷公司又提供了PT艇在與德國護航汽艇作戰時的加裝裝甲設計,於是雙方互取長短,與沙漠玫瑰公司共同設計了一套防護裝甲,主要在發動係統、燃料倉、作戰艙室和駕駛艙加裝了可拆裝的裝甲,所以盡管新的武器係統的總質量比二戰期間的武器係統輕不少,又沒有裝備魚雷,但新增加的電子係統和裝甲還是讓沼澤型的PT艇的排水量增加了不少,使用自動化作戰係統PT艇的排水量甚至達到了39噸。但如此一來反而使PT艇的行駛更平穩了,短吻鱷公司的人認為這是快艇采用的航空發動機原本有點功率過剩,現在排水量增加就正合適了。但馮楠想得遠,覺得重型艇還得選擇功率更大一點的發動機,免得到時候又來個功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