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幹兵奇襲魏營,伊謂戟殺叱幹彪(1 / 3)

叱幹五千多兵馬,除了叱幹晉及叱幹胤二人率領的還剩幾百人以外,其餘的全部被北魏大軍一一殲滅,折損大將三員。

北魏大將伊謂和拓跋嗣,率兵四處追殺。斬首三千餘級,獲良馬三千餘匹,牛羊兩萬多頭。兵器,盔甲,糧餉,不計其數。活捉叱幹大將叱幹瑾。

傍晚,北魏大軍軍營裏,伊謂令士兵將叱幹

瑾押進中軍大帳。

拓跋圭頭戴盤龍冠,身穿杏黃金龍袍,腰束羊脂白玉帶,端坐帥案。大將們紛紛前來向他稟報戰績。拓跋圭聽了哈哈大笑道:“這仗打的真是漂亮,可以說是大賀全勝,此次戰役得良馬三千多匹,我北魏大軍又可以在組三千騎兵。”

這時伊謂押著叱幹瑾進了中軍大帳,拓跋圭一看問道:“你是何人啊?。”

伊謂上前答道:“這是我們俘虜的叱幹部上將,叱幹瑾是也。”

拓跋圭一聽道:“趕緊給他鬆綁,有你們這樣待客的嗎?。”

伊謂回答道:“諾!”於是給叱幹瑾鬆了綁。

拓跋圭走到他麵前道:“將軍,你們叱幹部君昏臣奸。像你這樣的大將軍,為那樣的庸主賣命,實在是不值得呀!你還不如投靠我們北魏,我們一起共襄大業,你看可好?。”

“我呸!今天我叱幹瑾落在您的手裏,要殺便殺要剮便剮,我叱幹瑾豈是貪生怕死之徒。要我投靠你們,你們做夢。”刷一口唾液吐到拓跋圭臉上,拓跋圭頓時大怒道:“來人!拉出去斬首示眾。”

兩個士兵一擁而上將叱幹瑾拿下,刀斧手正要將他斬首的時候,伊謂大將軍走過來對拓跋圭道:“叱幹瑾是一個能幹的人,他文武雙全,注重教育,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貿然把他殺了,那也真的太可惜了,如果大王願意把他交給我,我可以慢慢說服他。”

拓跋圭想了想道:“好吧,那我就把它交給你,如果他頑固不靈,堅持不投靠我們?那就把他殺了免得放虎歸山,像這樣的人才,若是投靠他人來對付我們?那大事可就不妙了。”

伊謂大將軍“諾”的一聲,便退了下去,他向你刀斧手大聲叫道:“刀下留人!刀下留人。”

刀斧手這才把刀停下

他走過去說道:“這個人不能殺,把他交給我。”

兩位刀斧手聽了,慢慢的退了下去。

他把叱幹瑾身上的,枷鎖去掉,帶他來到軍營後的樹林。

對叱幹瑾說道:“將軍你走吧,我知道你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不能為我們所用真的很可惜,即使這樣我也不想看到你死。詩曰:五代幹戈未肯休,黃袍加體始無憂。那知南渡偏安主,不用忠良萬姓愁。自古天運循環,有興有廢。”

叱幹瑾聽了這話,頓時跪倒在他麵前道:“將軍如果你不嫌棄,我願意投靠北魏。”

伊謂道:“將軍我要的就是你這一句話,如果有你相助,我們北魏又得一員大將。”

伊謂繼續道:“居然將近投靠了我們,我們以後就是兄弟。我們回軍營吧,大喝一場。說罷哈哈大笑。”

二個人來到軍帳,吃肉喝酒。

伊謂道:“我大軍現在想攻下遊魂關,不知將軍有什麼高見?倘若能,兵不血刃的拿下城池,那是最好不過。”

叱幹瑾想了想道:“這個部落共有三座城池,呈犄角之勢,固若金湯!易守難攻現北魏大軍攻破第一道防線,第二城牆的守將那是一名酒囊飯袋。洛川失守以後。大多將領退入遊魂關,所以我們仍然不能忽視。特是叱幹將領“叱幹晉”有萬夫不擋之勇,在上一戰中連斬北魏三員大將。”

伊謂道:“那敢問將軍有何高見?。”

叱幹瑾道:“我明天領兵三千,前往遊魂關挑戰。希望將軍成全。”

伊謂哈哈大笑道:“我給你五千,你帶五千兵馬作前鋒,我帶領五千兵馬做後應。”

當日二人無話,次日二人來到北魏大營。伊謂腰掛長劍,上前向拓跋圭道:“大王給我一萬兵馬,我們要出征遊魂關,我想此次我們必能取勝。”

拓跋圭看了看,他旁邊的叱幹瑾加封為忠州王,伊謂為青州王,姚鐵勒為都總管。仍傳諭天下,征討遊魂關叱幹晉等並敷州叱幹他鬥伏,拿獲者封萬戶侯,隱藏者夷族。

拓跋圭一邊大封功臣,一邊哈哈大笑道:“好,有你們二人聯手,我相信你們一定不會失敗。我給你們一萬兵馬,令叱幹瑾做前鋒你做後應。”

他們二人各自領兵而去,浩浩蕩蕩往遊魂關來。

叱幹瑾命令軍士擂鼓呐喊,將士兵一字排開。

城門突開,隻見一名大將,帶領五千兵馬出來迎敵。

但見此人手持一柄幾耳連環刀,頭戴大紅結頂赤銅盔,身穿連環鎖子黃金甲。走獸壺中箭比星,飛魚袋內弓如月。真個英雄氣象,蓋世無雙;人材出眾,此人正是遊魂關大將叱幹洪。

叱幹洪勒馬站定道:“叱幹瑾!你這個叛國賊,拿命來。”說完舉刀欲砍。

隻見叱幹瑾不慌不忙的道:“叱幹他鬥伏,性優柔寡、斷剛愎自用,忠奸不明,這樣的國家,這樣的庸主,不久定會滅亡的,你還不如早早隨我投奔北魏。”

叱幹洪粗暴的罵道:“你以為我像你一樣,做賣國賊,像你這樣的人,將你千刀萬剮也不為過,今天你有二人站在這裏,過一會兒我要去砍下你項上人頭,我要讓你知道背叛的滋味。”

叱幹瑾慢慢的說道:“如果!將軍就不聽我勸告,你定會後悔。本將軍不想和你做口舌之爭,要戰便放馬過來。”

說完打馬上前,各舞手中兵器,一場大戰,戰了百十餘合,不分勝敗,天色將晚,各自收兵,叱幹瑾下嗎進關,對伊謂道:“剛與叱友交鋒,果是英雄,算為敵手。他們國家雖然國小民寡,大將卻層出不窮。”

伊謂哈哈大笑道:“是嗎?明天去會會他,我倒要看看那位大將的風彩。”

叱幹瑾又道:“此人雖然武功高強,但卻有勇無謀的莽夫。隻要略施小計,一定手到擒來。

伊謂聽了又是哈哈一笑:“對我來說應該沒必要那麼做,我明天就要將其生擒。”

此時天色己晚,所有將領,各自回營。隻有伊謂大將軍騎馬來到樹林。隻見他手持方天畫戟,大吼一聲,手中方天畫戟已然向前揮出,時而挑,時而

掃,壓,戳、拍、撩、劈、掛、砸、絞、撅等,整個套路動作多變,嚴密,勢勢相連,環環相扣,演練時達到戟隨身走,身械合一,瀟灑大方,氣勢磅礴的態勢,演練方法精妙絕倫。正當他練得興起之時,前麵似乎有一人影閃過,他將手中方天畫戟向前一擲。隻聽唰的一聲,方天畫戟插在前麵的一棵大槐樹上,他跑過去一看,叱幹瑾目瞪口呆地站在大槐樹下。

他走過去拔出自己的方天畫戟問道:“將軍你怎麼會在這裏?這一戟如果再歪一點,你的腦袋就沒了。”

叱幹瑾急喘了數口氣,才慢慢調勻呼吸道:“我是想,將軍武藝如此高強,將軍明日和他交戰,還望將軍手下留情,切莫取他性命。”

他一聽大奇道:“兩軍交戰,武器不長眼,我怎麼向他手下留情。”

叱幹瑾回答道:“如果將軍能給我時間,我一定能說服他。”

伊謂一聽道:“如此甚好,假如能夠說服他,那是最好不過。”

這時天色已經大黑,他們二人縱馬回營。

次日中午,他召集兩千名精壯武士,向遊魂關城門挑戰,他令軍士擂鼓呐喊。

叱幹胤在商議軍機要事,突有哨騎來報:“門外有敵軍挑戰,挑戰者乃是,魏國第一猛將。”

叱幹胤大聲問道:“敵軍有多少人?。”

哨騎氣喘籲籲地回答道:“大約有兩千精兵。”

叱幹胤召大將於內庭道:“現在門外有敵軍挑戰,挑戰者乃是北魏第一猛將伊謂,大家誰敢出戰?。”

隻見一人自告奮勇挺身而出,隻要給我一千金幣,我便可以大敗,

他大聲的說道:“好,那就給你一千精兵,任你出氣迎戰。”

他領命而去,披甲上馬帶領一千士兵,望城門而去。

門剛剛打開,前麵一名大將衝他大聲的叫道:“賊將快快出城,以我大戰三百回合,否則殺上城去,片甲不留。”

叱幹晉放眼望去,但見此人頭戴三叉束發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麵吞頭連環鎧,腰係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紅鬃馬:果然是北魏第一猛將,一看便知身手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