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飲食行為問題(1 / 3)

飲食行為是指受有關食物和健康觀念支配的人們的攝食活動,包括食物的選擇和購買,食用食物的種類和頻度,食用的時間、地點,如何食用、和什麼一起食用等。一個人的飲食行為是在兒童少年時期發展和形成的,飲食行為一旦形成往往會持續一生。健康的飲食行為可以促進兒童少年體格、智力的發育及健康水平的提高;不健康的飲食行為不僅會對他們的健康產生現時的影響,而且還會帶來遠期的影響。因此,兒童少年時期健康飲食行為的培養,對一個人一生的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

1.影響兒童飲食行為的因素

人們選擇和攝取食物的行為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主要的影響因素包括個人因素、家庭因素、社會因素、大眾媒介、食物的生產和加工等。

(1)有關食物營養的觀念和知識:有關食物營養的觀念和知識影響人們對食物的選擇和攝取。不管這些觀念和知識正確與否,它是人們決定選擇和攝取食物的依據,從而影響食物的選擇和消費,乃至健康。雖然許多家長對飲食和健康也非常重視,但是對於什麼是營養並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如認為大魚大肉有營養,越貴的越有營養,外國進口的有營養,越稀有的像燕窩、魚翅、鮑魚、山珍海味越有營養。也有人認為想獲得營養,光吃飯還不行,應經常來點補品、保健品之類等。

(2)食物喜好:食物喜好是指人們對某種食物喜好或不喜好的程度。在食物供應充足和購買力允許時,食物的喜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食物的選擇。人類一出生就對甜味表示出愉悅的表情,而對苦味表示出難受的表情,隨著年齡增長和對各種食物的體驗,兒童對食物的喜好逐漸形成。食物的味道、氣味、家中食用頻率和顏色是影響城市兒童少年食物喜好的主要因素。但是兒童對食物選擇完全是喜好,而忽視了食物最大的價值——營養。

(3)心理和情緒:情緒可以影響人們對食物的選擇和消費。緊張的生活及繁重的學習會使大腦時刻處於緊張狀態,導致孩子精神緊張,唾液、胃液的分泌減少,食欲下降,從而影響食物的正常攝入、消化和吸收,導致食欲缺乏甚至厭食。同樣,愉快的心情也會影響著食物的選擇和飲食行為,孩子受到表揚和獎勵時食欲會大增。有些家長在就餐時批評、指責孩子,結果可想而知。

(4)父母親的飲食行為:家庭生活中孩子接觸最多的是父母親或看護人,他們對兒童青少年飲食行為影響最大。父母提示的食物可以增加兒童吃所提示食物的可能性,但過分注意兒童的飲食會引起其飲食行為的變化,從而降低他們對某些食物的喜好。兒童在收到有關其飲食行為的負反饋時,對某些食物特別是對蔬菜的喜好降低。

(5)非營養目的食物使用:父母親或照看人經常使用食物當做獎勵、懲罰或安慰,食物也常常被作為一種前提條件。例如,在孩子考試取得好成績時,家長就會帶孩子吃其喜歡的西式快餐作為獎勵,而在孩子表現不好時,則不給孩子吃想要的食物,以示懲罰。這種非營養目的食物的使用,可以影響兒童青少年對食物的好惡。

(6)來自同伴的影響:兒童對食物的喜好、選擇和消費的行為受同伴的影響很大。兒童的年齡越小,其飲食行為受同伴的影響越大。

(7)大眾傳播媒介影響:特別是電視對兒童青少年的知識、信念、態度和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電視節目對兒童食物喜好方麵的影響比來自家庭的影響還要大,電視廣告對兒童青少年飲食行為的影響更大,隻是通過看廣告就可以增加他們對廣告中食物的喜好,如果做廣告的食物是和正麵人物形象聯係在一起的,這種效果更強。電視廣告對兒童青少年的食物選擇行為影響很大,他們想要得到從廣告中所看到食物的頻率和廣告中出現這些食物的頻率是一致的。

2.選擇兒童食品的誤區

(1)購買和製作兒童偏愛的食品:許多家長選擇兒童食品過於偏好孩子喜歡,孩子越喜歡吃的,多做多買,容易導致孩子偏食,同時也因為飲食單一,出現多種營養素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