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纏繞在一棵巨樹上的獨角晶蛇身軀回落,身形極其迅速,靈敏快捷,朝著一個方向爬行而去。
它順著的軌跡正是秦明腳印所朝的方向。
而那棵被纏繞的巨樹軀幹上留下一圈圈蛇紋,深入了軀幹好幾公分,顯然獨角晶蛇的隨意盤繞,力量也是超乎想象。
.........
又是一片安靜無比的林中,四處觀察後,確定無生命跡象秦明才開始放鬆身體,繼續熟練自身武技和功法。
一套武技打了出來,步伐穩健,氣貫丹田,剛猛有力,正是擒龍手!
擒龍手招數多變,以精準為本,講究一旦抓住敵人,便能窮追猛打,一擊致命,堪稱近戰的絕妙武技。
擒龍手共有兩重境界,一是得心應手,熟練地掌握每個動作,或掏、提、抓,或挖、敲、切等等。
二是隔空吸物,利用內勁在手中產生一股吸力,然後欺身而上,施展擒龍手各種大招。秦明如今正處於這個境界。
作為後天武技,擒龍手算是近戰破敵的妙招,對秦明如今的境界來說恰為合適。
一遍又一遍的施展擒龍手,熟練過後,秦明感覺到身體內部一股力量在沸騰,正是龍象般若功。
不知是不是因為都有龍的關係,因此兩者之間產生了一點共鳴,於是秦明開始運轉龍象般若功。
一邊身體無數次重複擒龍手的動作,一邊身體內龍象般若功運行,頓時,一股淡淡地威壓從體內冒出,一頭巨龍虛影出現在秦明的雙爪之上。
繼而巨龍虛影凝化為龍爪覆蓋於雙手上,遠遠看去,好似形成一道護膜,又好似利爪武器,十分生動形象。
見此,秦明毫不猶豫,朝著一顆巨樹揮爪而去,手還沒有抵達巨樹,便被那層龍爪虛影刮出幾道爪痕,鋒利無比。
這一點變化令秦明極為高興,繼續施展擒龍手時,仿佛龍力加身,一爪下去,木屑紛飛,破壞力極強。
再次演練了大概一炷香的時間,秦明十分耐心,一點也不覺得枯燥。
猛地,秦明化爪為指,劍指蒼穹,一道更為剛猛的力量噴薄而出,仿如山嶽鎮壓,威勢極大。
“大力金剛指!”
流傳廣泛的佛門功法,大道至簡,不需要多餘的花樣,一指即可定蒼天,破萬法。
一道猛烈的勁氣自雙指處射出,淩厲萬分,繼而猛地躥向一顆巨樹。
“咚!”
放眼望去,那棵巨樹軀幹中央,一個核桃大小的洞出現,生生把直徑超過三米的巨樹貫穿,絲絲熱量還正從洞中蒸發而起,看來對巨樹的灼燒十分嚴重。
收功,長身而立。
微微感受著風吹草動,體會這大自然的神奇,這片密林的空曠與生機,秦明將手放在背部的劍鞘上,輕輕拔出一把劍,手腕扭動,便是數個劍花。
劍,是秦明最喜歡的武器,哪怕手上這一把劍普普通通,不是什麼靈器道器,但是,用劍之人,講究以心禦劍,是什麼劍並不重要。
曾經秦明想要以自身為基,蘊養先天劍體,化體為劍,但最後功虧一簣。
不過正因為如此,他恍然大悟,劍道,應該追求那股意,而不是劍本身,以身化劍,雖然修煉起來事半功倍,但是終 究落了下成,人,始終是血肉之軀,怎能讓劍主宰身體?
而阿九卻不一樣,先天劍體,天地寵兒,劍已經是她的一部分,揮手之間,即可凝劍戰敵,兩者概念是不一樣的。
此時,秦明持劍而動,一刺一挑一削,做著十分簡單的動作,看起來樸實無華。
外行人看去恐怕以為他是在舞劍,是花拳繡腿。而真正的內行人看見他的舞動,則會凝神屏息,觀察他那行雲流水般自然,暗含天地的動作,體會其中的意。
大道三千,秦明持劍而行,隨著手臂揮舞,劍意萌動,一道道劍氣虛影從丹田內萌發,繼而出體環繞著身體穿梭而行。
“去!”
而就在此刻,秦明忽地旋轉身體,手腕顫動,手中劍如離弦之箭飛射而出,目標正是數十米外的一處草從中。
散發著冰冷的劍意,射向草叢,猛地,一道銀色物體也從草叢飛射而出,是在避開此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