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遠方來客(2 / 3)

更何況按剛才這位劉老道長所,在最後麵還有他的一些注解補遺,雖然因為時間問題,柳生元和沒能仔細翻閱,但光是看看目錄,就包括‘現代人體觀想和解剖學;五髒五行代表的循環係統解析;大腦功能區映射’等,這些資料可正好是柳生元和想要學習卻還無從著手的東西,現在一下子有了現成版本,這要省下他自己學習研究的多少力氣啊?

柳生元和正苦於自己研究長生,前路無門,隻能靠自己瞎摸索,這可真是瞌睡送來了枕頭,當然也許有些內容不完全是對著長生而來,可是對柳生元和來,這份東西的寶貴,簡直難以言喻。

柳生元和先是站起來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弟子禮,然後才用雙手將三本書冊鄭重的捧在手中,轉身交給青木廉次,令他先收了起來。

看到這位新晉劍聖待人接物毫無驕狂之色,反而因為三本書冊而情不自禁的麵露喜色,幾位年老成精的老人家,微不可查的交換了一個眼色。

“老道問一聲,友可是生就具有內視之能?”劉老道道這裏,仔細的打量著柳生元和,生怕漏掉他臉上半點表情。

————————————

那,他們幾個人對著武魂決決賽視頻一陣討論之後,對萊拉妮*阿爾托莉雅的成就倒也不算奇怪,畢竟那是世所罕見的生神體,先精氣圓滿,隻要打磨精神到了完滿地步,自然就可以有所成就。

可是,決賽的另外一位選手柳生元和的表現卻讓他們無比驚異,要知道正常情況下,感應先一炁首先就要修持到氣血遊走全身,養練到全身氣血無漏,同時鍛煉心誌到心誌通達的程度。

所謂後逆轉先,你也得先把真氣練到圓滿,才談得上逆轉先,化生先一炁。

而所謂的心誌通達,也叫做大恒心、大毅力,意思是指在選定的前進道路上,有一種超越生死的堅持。起來這種人在武道界也不算很罕見,無論是日本的劍豪、朝的暗勁大師和西方的正規騎士,都曾經有過這種經曆。

這起來倒是簡單,完成的人也不算少,但是實際上,沒有相當社會閱曆和人生經驗、心誌未定的年輕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麼,更別什麼超越生死的堅持了。

比如學生時代,可能對於一般學生來,考個高分,父母獎勵、同學羨慕就算是追求了;更複雜些就是有能力在同學老師麵前裝個逼什麼的就很滿足了,那不叫心誌通達,撐死就是一點少年的虛榮心而已。

隻有少數心誌過人之輩,才能找出值得奮鬥一生的堅持。

比如,在艱苦年代,就有學生少年立誌‘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才是大恒心、大毅力,真正的心誌通達。

這種情況少之又少,不去他,光是為國立心和為己立心的區別,就決定了每個人心誌通達的難度完全不一樣。

為國立心和為己立心,先不境界高下的問題,兩種誌向,對於超越生死的堅持難度可完全不一樣。

為國立心者,本身就做好了肩負超出自己生命的責任的思想準備,隻要不是中途退縮,這種崇高的責任感自然能夠推動他不斷奮進,直到超越自己的極限。

而為己立心者卻隻需要對自己負責,肩負的壓力卻要了許多。然而壓力不大的同時,卻也代表著他們缺乏對自己生命潛力的深刻發掘,人都是適應性的動物,壓力固然沉重,卻也是激發每個人深刻發掘自我潛力的動力來源。

所謂‘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就是指由於缺乏對生命的額外承擔,導致對自我生命的輕賤!

正因為隻需要對自己負責,所以一旦遇到艱難困苦,這種人就容易產生輕生逃避的念頭,像是考試不及格就跳樓自殺、貓丟了就離家出走的孩,這種人正是因為沒有對社會和家庭的責任感,一切從自我出發考慮,從而導致輕賤了自己的生命價值。

他們的邏輯非常簡單——我隻為自己的負責,那麼我覺得太辛苦的時候,放棄了生命就是,反正也不影響別人嘛!

這種邏輯本身倒也不算錯誤,可是,這種邏輯對於人在困境中努力和堅持可是大大不利,所謂‘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這等困境在大多數人成功的過程中都經曆過,假如沒有一種負擔鞭策前行,光是為了自己享受的話,實在很難堅持過這段彩虹前的風雨曆程——老子不用受那個罪也能過,何必為了將來付出現在?何況將來也不一定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