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產婦剛生嬰兒身體虛弱,需要充分地調養,才能複原,故產婦要充分注意休息,但完全臥床不活動對產婦也不利。產後24小時內,要有意識地主動排尿,以防發生尿瀦留。正常情況下,24小時以後便可下地大小便。產後3~5天,可以臥床休息,最好做產後保健操,這樣可以防止子宮下垂和加快身體康複,一周後就可下床活動。但不要久站,由於月子裏的孩子一般2~3個小時就要吃一次奶,夜晚也不例外,弄不好會影響產婦休息和睡眠,不利於身體康複。要學著適應嬰兒的生活規律,就是在嬰兒醒時喂奶和活動,嬰兒睡著了產婦也要跟著睡覺。一些有較重心髒病、腎髒病和神經一精神病變的產婦和月子裏患病的產婦,注意要多休息,晚些下床活動,不要急於忙家務,不能喂奶時不要勉強。
產婦能否休息好,有一點很重要,即最好由丈夫侍候月子。因為在操勞服侍妻子的日日夜夜裏,通過丈夫無微不至的關懷,體貼入微的照顧會更加溫暖妻子的心,讓她感到做母親的幸福和偉大,這樣夫妻之間的愛情之果會更加成熟、甜蜜。此外,夫妻整天廝守在一起,有時話說得或深或淺,有些活兒幹得或多或少,有些飯菜做得或好或孬,有的地方侍候得或周到或不周,在夫妻之間算不了什麼,即使稍有點“唐突”、“怠慢”,也不至於引起什麼糾葛、芥蒂。若是由老人來照顧就不一樣了,特別是婆婆,氣氛未必會那麼和諧,弄不好會影響了家庭和睦,也可能由於妻子的情緒陡變,影響泌乳,殃及孩子。
4.要注意服藥的學問
(1)人參的服法。從臨床醫學角度來說,產後不宜即服人參來補身體,原因之一是人參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作用於中樞神經及心髒、血管的“人參皂甙”,以及作用於內分泌係統的配糖體等,這些成分能使人體產生廣泛的興奮作用。其中對人體中樞神經的興奮作用,能導致服用者出現失眠、煩躁、心神不寧等一係列症狀。當出現這些症狀時,就不能使產婦很好地臥床休息,影響產婦的體力恢複。原因之二是“人參大補元氣”,服用過多,可使血循環加速,這對剛生完孩子的產婦很不利。因為婦女在生孩子過程中,內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損傷,而服用人參,有礙受損血管的自行愈合,反而造成出血過多,流血不止,甚至大出血。有資料表明,由於產後即服用人參使陰道流血過多而導致產婦貧血,有的人還出現產後煩躁綜合征。那麼,產後婦女服用人參應選擇什麼時候呢?
一般地說,在產後惡露已盡,約在產後3周以後,此時傷口已愈合,惡露已盡,服些人參可有利於體力恢複,但一次不宜服食過多,宜掌握在3克左右。
(2)鹿茸的服法。祖國醫藥學認為,鹿茸味甘成,性溫,功能補腎陽,善補督脈。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鹿茸有提高血壓,促進紅細胞血紅蛋白及網狀紅細胞生成,並有激素一樣的作用。在臨床上多用於真陽虛衰,精血兩虧,衝任虛損,氣怯神疲,畏寒無力,陽痿,子宮虛冷,不孕,不育等陽虛症。可見鹿茸為補陽要藥,而產後皆會出現陰血虧損、元氣耗傷的陰血不足陽氣偏旺,此時若服用鹿茸,必招致陽氣更旺,陰血更損,造成血不循經的陰道不規則流血症狀,由此看來,產後不要即服鹿茸為好。
(3)哺乳期的母親如何服藥。由於哺乳婦女服用的藥物,確實可以出現在乳汁中,而嬰兒對許多藥物又往往比較敏感,他們比成人更容易出現不良反應,所以,乳母應該盡量避免服用藥物。如果確實需要用藥,則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避開乳汁中含藥物濃度較高時哺乳,如服藥前哺乳比服藥後哺乳為好。
第二,要注意選擇藥物的種類。一般小分子藥物容易進入乳汁,而大分子藥物不易進入乳汁。但要注意的是,有些藥物盡管進入乳汁中的量極微,也可以對嬰兒產生較大的損害。
第三,要注意能局部用藥的就盡量避免全身用藥。如乳母便秘需要導瀉,首選用局部作用的開塞露或甘油栓,而不能采用像大黃等作用猛烈的瀉藥。
第四,要注意下列對乳母和乳兒有影響的藥物:
一是婦女哺乳期禁用的藥物。如抗癌藥、抗精神病藥、有放射性的藥物、口服抗凝藥、氯黴素、異煙肼。
二是能抑製乳汁分泌的藥物。如含雄激素、雌激素的藥物、阿托品類藥物、利尿藥、多巴胺類藥物等,也不宜過量輸液或飲水,大量用B族維生素。
三是容易對乳兒產生不良影響的藥物,產婦(乳母)應盡量避免服用。如大量酒精、氨苄青黴素、青黴素G、磺胺類藥物、慶大黴索、鏈黴一素、四環素類、巴比妥類、苯妥英鈉、抗甲狀腺藥物、阿司匹林、D860、心得安類藥物、安定類藥物、骨化醇、雌激素、溴化物、喹諾團類藥物等。
盡管上麵所列藥物較多,但在眾多藥物中,它們隻占1%一2%,而且絕大多數可以找到對乳母、乳兒均沒有副作用的替代藥物。總之,產婦不能隨意用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5.剖宮產後的保健
60年代剖宮產率還在10%以下,但到20世紀90年代,則急尉升至20%以上,有的大中城市甚至達50%。因此,如何加強對於剖宮產後婦女的保健顯得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