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參10克,黃芪30克,當歸身10克,羊肉500克,方法是:先將羊肉加鹽水適量煮湯,湯以白濃為度,入黃芪、當歸、人參文火煮一小時,吃參喝湯。一日一次。此驗方適用於血虛發熱。
此外,本病症要加強護理,宜多飲水,多食含維生素的水果飲料;嚴禁盆浴及房事,若產婦發熱大於38℃,要暫停哺乳,定時吸空乳汁。
產後惡露不斷宜采取哪些保健醫療措施
此指產後惡露持續20天以上的淋漓不絕的病症,又稱“惡露不盡”。此病症主要因氣虛,血熱,或血瘀所致,主要治療方法如下:
1.中藥治療:若是氣虛所致的產後惡露不斷,主要症狀為:產後惡露過期不止,或淋漓不斷,呈多色淡紅,質稀薄,無明顯臭味,少氣懶言,脈緩弱,治宜補氣攝血,方用補中蓄氣湯,加味,藥用:黃芪、人參、白術。當歸、炙草、升麻、柴胡、陳皮、生薑、紅棗、艾葉炭。
若是血熱所致的產後惡露不斷,主要症狀為:產後惡露過期不止,或淋漓不斷惡露量較多,色深紅,質地黏稠,有穢臭味,麵色潮紅,舌質紅,脈虛細而數,治宜養陰清熱涼血,方用保陰煎加味,藥用:阿膠、旱蓮草、烏賊骨、生地、熟地、臼芍、山藥、續斷、黃芩、黃柏、甘草。
若為血瘀所致的惡露不止,主要症狀為產後惡露過期不止、淋漓澀滯、惡露量少、色紫黯使有血塊。小腹澀痛、舌紫黯、脈沉澀、治宜活血化瘀,方用生化湯,加味,藥用:益母草、炒蒲黃、當歸、川芎、桃仁、炮薑、炙甘草。
2.藥膳調理:
吳茱萸酒
【用料】吳茱萸(湯浸七遍,焙幹,微炒)0.4克。
【做法】加適量水,煎至六分,去渣,溫分二次服。
【功效】適用於產後惡血疼痛極甚。
薺菜馬莧湯
【用料】薺菜花(或薺菜)60克,馬齒莧60克。
【做法】水煎服。
【功效】涼血止血,適用於血熱妄行,產後惡露不絕。
3.運用驗方
用黃參15克,炙甘草60克,紅糖適量,水煎服,對氣虛所致惡露不絕有效。
將赤小豆10克、冬瓜皮15克,微炒,水煎代茶飲,對血熱型惡露不絕有效。
用山楂50克,紅糖適量,水煎代茶飲。
此外產後匆過食寒原,以防寒凝血淤,勿食辛辣助熱生熱之物,以免阻熱動血旺行;還要保持大小便通暢,以防影響子宮收縮。
產後排尿異常宜采取哪些保健醫療措施
此指產後小便不通或尿道頻數,淋漓甚至小便失禁的病症。主要病因有氣虛、腎虛、濕熱蘊結或膀胱損傷等原因,主要治療如下:
1.中藥治療:若為氣虛所致排尿異常,症見產後小便不通,小腹急脹,或小便頻數,甚至失禁,兼欠神疲氣短,四肢無力,脈細弱,治宜益氣利尿,宜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藥用:黃芪10克,炙甘草15克,人參10克,當歸10克,陳皮6克,升麻3克,柴胡3克,白術10克。
若為腎虛所致的排尿異常,症見產後小便不通,小腹脹急而痛,或尿急頻而欲解不能,或小便頻數,日夜數十次之多,或小便失禁,或夜間遺尿,舌淡少,脈沉細而遲;治宜補腎溫陽,化氣行水,方用腎氣丸,藥用:幹地黃120克,山藥60克,山茱萸60克,澤瀉90克,茯苓90克,丹皮45克,桂枝15克,附子15克。將上藥末之,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15~25丸,每丸約重15克,一日二次,每次一丸。
若為濕熱蘊結所致的排尿異常,主要症狀為產後尿意頻數,尿道灼熱澀痛,或小便艱澀不通,溺黃,可兼固外陰傷口,愈合不良,苔根黃膩,脈數,治宜清楚,除濕,利尿,方用加味五淋散,藥用:黑桅子10克,赤茯芩10克,當歸15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車前子(包)10克,生地15克,澤瀉15克,滑石(包)10克,木香6克,黃芩10克。
若為膀胱損傷所致的排尿異常,症見小便失約而自遺,或排尿淋漓夾血絲,麵色蒼白無華,脈虛弱,治宜補氣益陽固脬;方用黃芪當歸散,藥用:人參、白術、黃芪、當歸、白芍各9克,甘草2.4克,生薑3片,大棗5枚,豬尿脬1個。
2.藥膳調理:
白芨燉豬脾
【用料】白芨,鳳凰衣,桑嫖峭各10克,豬尿脬1個。
【做法】將豬脬洗淨,餘藥入內,紮口,煮爛服食。
【功效】補腎縮尿,適用於產後傷脬,小便淋數不止等症。
海蜇萵筍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