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窮養的男孩內心很強大(1)(1 / 3)

如今心理健康已經成為家庭教育必須麵對的話題。隨著社會的發展,健康這一概念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健康不僅是指身體沒有疾病和缺陷,同時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和適應能力。為保持孩子們的心理健康,要從重視健康、重視心理衛生、培養健全人格、防治心理疾病做起。

對症下藥,讓男孩走出自閉的天地

聯合國於2007年12月通過提案,確定自2008年起,將每年的4月2日永久定為世界自閉症日。專家認為,讓更多的人了解自閉症,能夠盡早發現孩子的異常。而在治療上,應在早期開展以行為矯正為主的各項訓練,一步步提高兒童的能力和合作性,讓他們長大後最大可能地融入社會中去。

健仔生下來就長得濃眉大眼,膚白發黑,臉色紅潤,看上去人見人愛。但他長到一歲半,還不會開口叫媽媽,媽媽心裏著急,說孩子為啥不喜歡說話呢?奶奶安慰說:不怕不怕,男孩子有的要三歲多才說話,晚說話的孩子才聰明。兩歲多,健仔終於開口了,但隻會叫爸爸媽媽,家裏人問一句話,他或點頭或搖頭,能不開口就不開口。實在不行了就答“是”或“不”。媽媽奇怪,這孩子話為何這樣少?奶奶說:不急不急,長大了話多你就煩啦!這樣挺好的。健仔總是一個人靜靜地坐著玩積木,要不就一個人看電視裏的天氣預報和廣告,動畫片反而不喜歡看。健仔三歲半被送到幼兒園後不久,老師找家長反映:你的兒子可能是自閉兒,一天都不說一句話,快點帶去看醫生啦!

有關調查顯示,中國現在約有150萬的孩子有自閉傾向,而且正在以10%到17%的比例增長,已達到人口比例的千分之一。自閉的嚴重程度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

自閉存在於男孩的潛意識裏,可能是由於基因方麵的原因或男孩在現實生活裏難以達到自己的目標,產生了自卑的情緒,或是因為男孩承受著很大的壓力,還有可能是因為對現實不滿,但是自己能力有限,無法改變現狀,進而對自己失去信心等。這些都是男孩產生自閉的原因。

兒童自閉症表現多樣,但一定存在交流障礙、語言障礙和刻板行為這三個主要症狀,同時在智力、感知覺和情緒等方麵也有相應的特征。一般從1歲半左右,家長逐漸發現兒童與其他兒童存在不同。

(1)社會交流障礙。兒童喜歡獨自玩耍,不願意或不懂得如何與小朋友一起玩,不能參加合作性遊戲。對父母的多數指令常常充耳不聞,但會愉快地執行某些他所感興趣的指令,例如上街、丟垃圾、吃餅幹等。目光對視差,通常害怕陌生人。有需要時通常拉著父母的手到某一地方,但是並不能用手指物,很少主動尋求父母的關愛或安慰等。

(2)語言障礙。這是大多數自閉症兒童就診的主要原因,語言障礙可以表現為多種形式。多數患兒語言發育落後,通常在2~3歲時仍然不會說話,或者在正常語言發育後出現語言倒退,部分患兒具備語言能力甚至語言過多,但是語言缺乏交流性質,表現為無意義語言、重複刻板語言或是自言自語,模仿言語和“鸚鵡語言”很常見,不能正確運用“你、我、他”等人稱代詞。

(3)狹隘的興趣和重複刻板行為。自閉症兒童可能對多數兒童喜愛的活動和東西不感興趣,但是卻會對某些特別的物件或活動表現出超乎尋常的興趣,並因此表現出這樣或那樣的重複刻板行為或刻板動作,例如,轉圈、嗅味、玩弄開關、來回奔走、排列玩具和積木、雙手舞動、特別依戀某一種東西如車輪、風扇或其他圓形物體、反複觀看電視廣告或天氣預報、愛聽某一首或幾首特別的音樂,但對動畫片通常不感興趣。患兒往往在某一段時間有某幾種特殊興趣和刻板行為,並非一成不變。

如果男孩得的是醫學上的自閉症,就需要父母到專業的機構谘詢,用科學的方法幫助男孩擺脫自閉。但是如果男孩的自閉是在後天的環境中形成的,父母就要加強和男孩的交流,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增強男孩的自信心,幫助男孩逐漸走出自閉。

隻要父母能及時發現男孩自閉的情況,並采取正確的方式進行幹預和鍛煉,男孩會逐漸走出自閉,成為自立、自信的男孩。

自閉的男孩往往不能自信地走出去,接觸更為廣闊的世界,也就難以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這是父母所不希望看到的。這就需要父母留心觀察男孩,一旦發現男孩有自閉的現象,就要及時給予男孩鼓勵和幫助,幫助男孩重新獲得自信。父母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第一,分析男孩是先天自閉還是後天自閉。很多研究人員認為,自閉是由基因控製,再由環境因素觸發的。症狀主要表現為社會交往和語言交往障礙,以及興趣和行為的異常。天生的自閉和後天的自閉形成原因不同,所以教育男孩時也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3歲的文鈺最近變得不愛說話,對什麼事情都很默然,即使身邊的人逗他玩,他也沒有反應,什麼事情都不敢自己動手了。以前那個活潑開朗的文鈺不見了,這可嚇壞了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