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教男孩培養紳士風度(4)(1 / 3)

一天,李先生陪兒子在家看動畫片,當看到孫悟空打敗白骨精時,李先生7歲的兒子冒出一句令她意想不到的粗話:“我靠,真厲害!”李先生吃驚不小,詢問後才知道男孩是從同校的一個小朋友口中學到的。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現象並不少見。而當你的兒子突然說了髒活,你在吃驚之餘,應該讓他認識到罵人的壞處。

家住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的瑪格麗特·多蒙德先生對此深有感觸。一次,她11歲的兒子發現妹妹在自己的房間裏使用電話,便大聲吼道:“快把我的電話放下,你這蠢貨!”接下來對妹妹破口大罵,說了一些粗魯的、難聽的話,而這些話在多蒙德家中根本沒有出現過。

年僅7歲的女兒被嚇住了,哭著跑到媽媽身邊尋求保護。瑪格麗特·多蒙德走進兒子的房間,嚴厲地責備兒子道:“你沒有權利這麼罵你的妹妹,你的行為是很不禮貌、很沒教養的!”更讓多蒙德太太傷心的是,兒子居然不以為然地聳聳肩,慢條斯理地說他的一位朋友在和自己的妹妹爭執時也是這麼做的。多蒙德太太語氣堅定地說:“在他們家也許可以這麼做,但在我們家這樣的事情是不被允許的!”

說髒話、罵人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是缺乏教養的表現,它直接影響到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這種不文明的行為發生在男孩身上,大多由以下三種情況導致:

(1)學說髒話、沒有是非觀念是孩子的特點。別人罵,我也跟著罵,是男孩學罵人的一種普通心理。作為父母,要分清男孩是跟誰學的,然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①男孩剛學說話,好奇心強,有一種情不自禁的模仿本能,偶爾聽見別人說一句髒話,他並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就跟著學了。父母切忌覺得挺好玩而故意引逗他或哄然大笑,這樣會強化他的這種行為;而應該告訴他:“這句話是罵人的話,不好聽,你不可以學。”把不文明的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中。

②有的父母平時不太檢點自己的言行,男孩受其影響,也學會了說粗話。這樣的父母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養,嚴於律己,從頭做起,為男孩營造文明、禮貌的語言環境;其次通過講故事、做遊戲等形式教會男孩學用禮貌用語。如果父母偶爾再犯,那麼就應該坦誠地跟男孩檢討:“剛才是由於不高興,說出了那句話,我們是不對的,你也不要學,今後我們誰都不說這種話了。”

③男孩生活在社會的大環境中,難免會受到各種不良言行的影響,說粗話也是如此。父母對此要采取一些相應的防範措施:一方麵要盡量讓男孩避免接觸周圍不良的語言環境,讓他們聽不見髒話,學不到髒話。另一方麵又要增強男孩的“免疫”力,教男孩明辨是非,告訴他們,罵人、說粗話是不文雅的行為。另外,父母要關注男孩周圍小夥伴的情況,為男孩選擇講文明、懂禮貌的夥伴,以減少相互學罵人的機會。

(2)被迫罵人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小夥伴之間。男孩如果和小夥伴發生了矛盾,就以牙還牙,受了欺負,借罵人來發泄自己的不滿,這時父母千萬不能劈頭蓋臉地訓斥一通,或袒護自己的兒子,而要耐心地進行說服教育,教男孩用謙讓的態度來解決小夥伴之間的糾紛,並應明確表態。男孩怕失去父母的愛,怕失去小夥伴的心理,會促使男孩改掉自己的不良言行。

(3)習慣罵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出口成“髒”的男孩雖為數不多,但影響不好。對這樣的男孩,應采用暫時的冷漠,不理睬他,以不高興的臉色、嚴厲的語調等來對待他,這些都會幫助男孩明辨是非,抑製、減少他的不良行為,從而建立良好的行為規範。不良行為一旦成了習慣,克服它就需要有一定的過程。在幫助男孩糾正罵人的壞習慣時,也可以鼓勵男孩通過努力改掉壞毛病。例如,可把“不罵人”列入“一天行為要求”中,如果男孩做到了,就一定要表揚,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成效。

要想從根本上杜絕男孩罵人的行為發生,父母的教育是關鍵。

(1)教育訓練孩子尊重他人。要想從根本上杜絕孩子罵人的行為發生,首先要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平時,家長要有意識地向孩子介紹每個親朋好友的職業、性格、優點,鼓勵孩子學習他人的優點。家長也要培養孩子謙虛謹慎的好品格,不驕傲自滿,不以自己的長處比他人的短處,讓孩子明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道理,正確看待他人的缺點和不足,絕不拿他人的過失或不幸做笑料。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和督促孩子尊重他人。如,上學時主動向老師和同學問好,遇到熟人熱情打招呼,請人幫助要先用禮貌稱呼、再說明事由、事後要道謝,家中來客人要熱情迎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