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創建線損模型,完成線損計算
在計量自動化中的線損管理中,線損率的計算公式為:線損率=(供電量-售電量)/供電量×100%。也就是說,根據線損模型能夠完成對實際線損率的計算。計量自動化係統能夠對現有的各種饋線、大客戶以及變電站計量點的所有信息進行分析,然後創建出相應的線損模型,並根據係統中相關的監控資料實現對線損模型的自動更新。因此,對計量點電能的抽取、線損率的計算線都能夠通過創建損模型的方式來進行解析與計算。
2.2計量自動化的在線監測功能
2.2.1 計量自動化監測係統。電能計量自動化係統中的電能計量裝置,進行在線監測應用的效果大致包括:計量故障時間從無法預測向在線控製與可控方向轉變;計量報警處理由開環處理、人工分析向流程化閉環處理、自動組合工單的方向轉變;計量故障排查有傳統的排除法向精確定位方向轉變;計量裝置的巡檢由現場周檢向遠程巡檢方向轉變。
2.2.2計量自動化監測係統的應用。計量自動化監測係統的應用,一方麵是利用多維度的分析手段,對計量裝置實現院曾在線監控與故障診斷,計量自動化係統能夠對計量點的表碼、功率、電流、電壓能進行實時的跟蹤監控,完成對所有計量點的信息采集工作,並將所有的信息傳送至自動化終端,對各種報警事件進行檢測分析,以此來監測其是否存在異常狀況,能夠實現對計量裝置彙率、計量自動化終端運行狀況、電能表、故障異常報警以及實時數據的遠程在線監測等自動化控製,並將電網中的線損異常狀態的數據分析、報警組合工單等多維度的監測分析手段,對采集信息進行篩選,再通過與銷售係統的連接,將報警工單發送至銷售係統平台中,對所以有的班組進行維護處理。
動化係統檔案及影響係統檔案應用處理是計量自動化監測係統應用的另一方麵,對於計量單位來說,檔案管理是相當重要的緩解,如果一個表計出現錯誤,很可能會引起整個電能計量的錯誤,引發電網電量計算錯誤,造成用戶之間的糾紛,因此檔案管理應該在可靠、準確的基礎上進行,供電公司的檔案管理係統應該包括:終端檔案、計量裝置檔案、客戶基本檔案、線路檔案以及廠站檔案等,並且為了保證檔案的準確性、完整性以及唯一性,應該正確的處理各個子係統檔案之間的關係,完成營銷係統與電能計量自動化檔案的自動同步,例如采用配表預建檔案、流程歸檔更新結合的方式,實現所有檔案的可變信息都能夠在計量自動化係統的營銷結構日誌中進行查詢與顯示;將計量自動化終端的裝拆與營銷係統的業務擴展進行同步更新;將各廠站的配變計量檢測終端、負荷管理、采集等於營銷係統的資產管理相結合。
3、總結
在縣級供電公司的配網線損管理過程中,為了實現線損管理的良好效果,可以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計量自動化在配網線損的管理過程中,具有不同方麵的有效應用,降低了電網線損,保證了電力能源的充分利用,促進了縣級供電公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謝頌宇.當議計量自動化技術在配網線損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22);187.
[2]鄒莉.淺談計量自動化係統的應用及意義[J].科技視界,2013(18);138.
[3]葉誌鯤.縣級供電公司配網線損管理中計量自動化應用分析[J].科技與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