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本因素,應積極做好與業主設計單位的溝通工作,對設計單位出具的圖紙進行認真分析,特別是設計變更部分,施工單位應針對實際施工情況大膽的進行方案優化提議。
2、實際施工方法未進行優化。編寫的施工方案沒有根據實際施工條件及情況進行方案優化處理,使得施工方案不是最優方案,增加不必要的施工費用。
針對本因素,應認真編製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序銜接情況,爭取在質量保證的前提下,做到方案利潤最大化。
五、施工方法因素成本控製案例
下麵就施工方法因素,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進行詳細介紹。
技術人員到現場仔細勘察分析采用鋼板樁支護部位的地形地貌,發現設計方案基坑開挖基本上全采用鋼板樁支護。
鋼板樁的施工工藝為:鋼板樁的檢驗與矯正→導架安裝→鋼板樁打設。
鋼板樁支護主要由拉森Ⅳ型鋼板樁、20#B槽鋼、φ25拉杆構成,支護采取邊開挖邊支護方法,需要交叉作業,基坑回填時鋼板樁又需要拔走,因設計方案未考慮其他的支護方案,未按實際地形地貌采用其他類型的支護方案,所以鋼板樁用量大。由於物價上漲,鋼板樁單價成本實際施工時比投標時高很多,通過經濟分析,邊坡采用鋼板樁支護施工的成本費高達126.92萬元,並且我公司會虧損55.14萬元。
鑒於邊坡支護采用鋼板樁施工的成本費高,結合實際情況,通過對基坑開挖設計圖的研究分析,我們對方案進行了如下兩點優化:
1、新自排涵的基坑開挖需拆除原有舊自排涵箱涵,後經測量放線可知,舊排涵按照設計邊坡需要全部拆除,考慮邊坡的穩定,經過綜合分析與測量放線,決定利用原有舊排涵的側牆進行邊坡支護(見下圖),隻拆除其中的大部分,這樣既縮短了開挖工期,又確保了邊坡的穩定,同時也取得了經濟效益。
2、根據基坑開挖設計圖可知,在進水前池左側,自排涵左側,出水口左側有足夠的地方,可進行直接放坡,不需要使用鋼板樁進行支護,這部分鋼板樁約占總鋼板樁用量的1/2,約250t。因此方案優化為在進水前池左側,出水渠左側采用直接放坡,一次性開挖,減少二次支護。在堤圍外自流涵左側處,從大堤到外江圍堰95m左右範圍,此段地勢比較平緩,有足夠的邊坡放坡位置,按1:2.5坡比放到底不會超出永久征地邊線,而且土方開挖比鋼板樁施工方法簡單快捷,機械投入方便大大會提高施工進度,並且土方開挖減少了鋼板樁施工中材料(鋼板樁)價格,相應降低了工程造價,邊坡穩定也沒有影響,則無需再進行鋼板樁進行護坡,在坡麵上鋪上彩條布並壓以砂包,確保邊坡不易滲水,保持邊坡的穩定。
結束語
通過以上兩個方案的優化,使得在邊坡施工過程中減少了鋼板樁支護,在保證質量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減少了邊坡支護施工的成本費79.53萬元,實際利潤也由方案優化前的虧損扭轉為盈利,為公司創造了可觀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成虎.工程項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郝秀峰.淺析有效控製建設項目工程造價[J].山西交通科技,2004(8):21223.
[3]李洪峰.單葆國.淺談工程施工項目成本管理[J] .山東電力技術,2005年03期
[4]劉彥卿.工程項目施工中的成本管理問題研究[J].鐵道工程學報,2006年04期
作者簡介:隋榮,女,1984年生,黑龍江省七台河人,現任廣東水電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水利施工工程師,畢業於黑龍江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工科學士學位,主攻方向為水利工程施工技術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