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建築材料質量的檢測及控製的設想(1 / 2)

關於建築材料質量的檢測及控製的設想

管理錦囊

作者:董成才

【摘要】建設工程的最終質量的好壞既關乎國家,社會的穩定,同時也涉及千家萬戶的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所以我們檢測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個人的職業道德,客觀、公正、準確地做出檢測結論。

【關鍵詞】建築材料;質量檢測;檢測手段;試驗誤差

一、前言

所謂建築工程材料質量檢測就是使用儀器和設備對建築材料進行檢測,評定其是否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筆者將對工程建築材料質量檢測控製要點與手段進行探討,希望對相關從業人員有所指導幫助。

二、工程建築材料質量檢測麵臨的問題

1.目前,檢測單位業務能力和水平有很大差異,部分從業人員的技術素養參差不齊,專業不對口,實際工作能力較差。建築工程的材料檢測工作是專業技術人員利用先進精密的儀器設備和自身的學識,通過精心合理的操作,取得科學,準確的數據,經過統計,分析和計算來對不同建築材料質量合格與否做出最終的判斷和確認。這就要求我們每個從事檢測工作的人員具有豐富的工作實踐經驗,方能做好建築材料的檢測工作。否則將會埋下工程質量隱患。

2.隨著建築形式的不斷發展,我國建材市場的新材料新品種也層出不窮,類型繁雜。國家和建築行業雖然有一些統一的生產標準,但同一類型的建築材料質量也有一定差別,也會對建設工程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

3.檢測方法落後、檢測手段不完善,這也直接影響了材料檢測工作效率,降低了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當前各地區的材料檢測設備、儀器和檢測管理係統不盡相同,更有甚者儀器、設備,陳舊老化,技術落後。工作中,手工填表,人工統計,缺乏專業計算機檢測管理係統,同一種材料會出現不同的檢測結果,使材料檢測工作缺乏真實性和準確性,直接影響了工程質量和結構安全。

4.影響工程建設的質量還有施工單位的材料采購工作。材料采購缺乏計劃性。比如,對水泥來說,隨著進場存放的時間增加,水泥的強度(標號)和穩定性都會有所降低。所以,水泥存放超過三個月必須重新檢測複試,重新確定其標號和穩定性,按檢測後確定的強度進行配比使用。所以對水泥這種材料要有計劃的采購,最好隨進隨用。另外,材料進場後的管理不規範。如無序堆放,不設標識。進場的鋼筋不能及時取樣送檢,可能產生漏檢、錯裝現象,使不合格的材料當成合格材料用在工程上,從而使工程施工質量產生安全隱患。

三、建築工程所用材料的檢測與控製措施

1.進場施工材料的檢測

建築用材在投入使用之前,必須要經過檢測合格後方能使用。要經過檢測的材料主要涵蓋:土建、水、電材料、節能材料(特別是幕牆、門窗)及建築主管單位、監理單位確定必須送檢的其他建築材料,上述材料必須經過檢驗合格以後才能真正投入使用,沒有檢驗或者被檢查有問題的絕不可使用。對於這些材料進行檢查驗收主要對其性能、外觀、型號以及數量等進行檢查,同時還要對材料的質量控製文件的詳細檢查與驗收,畢竟與外觀相比,質量是更加至關重要的。如果材料已經進入施工現場,經過複檢材料有問題的話,必須在監理單位的見證下進行檢測試驗,監理單位在一個項目工程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他必須按照國家的各項規章製度作出判定,在有些項目中,項目對材料需求十分大,它決定著之後建築產品的安全,所有有的材料必須要取雙倍樣來進行檢查,但施工單位隻是對技術方麵比較在行,法律規章製度還是比較模糊必須由監理單位進行見證檢查,合格後方可使用。其他類似的配件,設備也是一樣,但是如果檢測不合格的話也必須有監理單位進行查封,存放,還要通知質量監督人員進行見證最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