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2 / 2)

3.1綠籬的肥水管理

綠籬的保養條件要求比較高,肥水條件一定要控製好,而且修剪需要技術性和經常性。初植綠籬,按設計要求的籬寬,挖40厘米深的溝,填上純淨肥沃的客土,在特定情況下要在客土中拌入適量腐熟的有機肥或複合肥,達到植物快速生長的預期目的。關於施肥的方法,原則是:基肥足追肥速,以氮為主,磷鉀結合,群施薄施,剪後必施。必要時還進行根外施肥。對於水分的控製和管理,主要是保濕,另外要保證表土幹而不白、雨後排水防漬,這樣能夠不導致爛根,影響植物的生長效果。

3.2綠籬的修剪

平綠籬的類型包括平麵綠籬、圖型綠籬、造案綠籬,三種類型全部都要經過人工修剪才能達到設計效果。修剪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它能夠抑製植物頂端生長優勢,促使腋芽萌發,側枝生長,牆體豐滿,並且能夠加速成型,能夠達到設計效果和欣賞價值。關於修剪的方法,包括以下幾種,從小到大,多次修剪,線條流暢,按需成型。成型後的綠籬一般有兩種,一種設計高度為50-150厘米的普通綠籬,另一種為超過150厘米的為高大綠籬(也叫綠牆),能夠有隔離視線的牆體作用。

4、綠化樹木的管理

園林綠化中,花草、灌木、喬木如果搭配合理,就能體現綠化的立體效果。其中灌木、喬木等樹木類植物種植麵積比重雖然不會最大,但其所占的綠化空間是其它植物不可比擬的。

4.1綠化樹木的肥水管理

首先是樹木的施肥,方法是:小樹結合鬆土施液肥,大樹在冠幅內地麵均勻開穴幹施,三年以上高大的喬木原則上可不施肥。灌木類由於樹型小,所以種植方法應為淺穴或淺溝種植。而施肥方式,由於叢生根係淺,視土壤和樹勢施用適量的複合肥,液施幹施結合,觀花觀果灌木適當增加P、K肥,觀葉灌木適當增加N肥施用。綠化樹木的水分管理,重在幼樹,原則是保濕不漬,表土幹而不白。高大的喬木類型,由於根部較深,樹葉較為茂盛,因缺水而影響生長的情況發生比率很小,反觀灌木類型,由於灌木樹高較矮,根部比較淺,枝葉也不甚繁茂,所以無論用於盆栽或者地栽,必須注意保溫保濕不漬,這樣才可以使樹木健康地生長,最終達到預期效果。

4.2樹型管理

綠化成功的關鍵,要求同時兼備易管理、具有觀賞價值,通過事先的藝術設計,認真實施栽植,使綠化麵稀密結合,有型有款,錯落有致。管理方法多種多樣,使當地實際情況而定。成年大樹要對出現的不規則的樹枝進行修剪,但是擋風枝由於冠幅大,葉多枝小,可以鋸掉,如果遭遇危害較大的風雨天氣會導致折枝斷幹,而嚴重時甚至會有樹木連根拔起的可能,對綠化造成損失。這裏對灌木的要求比較高。最基礎的是整齊、有形有序,要通過人工不斷修剪來保持樹形。修剪成的形狀多種多樣,如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圖案、線條、柱樁、椎樁等。甚至可用鐵絲編織文字或者拚接成“雙龍戲珠”,“獅子滾球”,“孔雀開屏”等圖案,把灌木的枝葉放在其中生長,在進行修剪,就能達到預期效果。

4.3樹木的病蟲防治

樹木,特別是絕大多數的園林綠化用途的樹木,在生長過程中皆有可能遭受病蟲害,導致樹木無法正常生長發育,甚至死亡。所以,園林樹木養護管理中,關於樹木受到的危害方麵,最應該注重的是病蟲的防治工作,它是鞏固和提高城市園林綠化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如果樹木遭受病蟲害,不僅能夠直接影響其本身的生長發育和對園林綠化的效果,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治理,甚至會對市容、衛生和人民生活造成影響。

關於園林樹木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的開展,必須貫徹落實以“預防為主”,“治早、治小”的原則,仔細檢查,謹慎對待,對症下藥,綜合防治。同時要注意保護環境,減少使用農藥所造成的環境汙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多用生物方式防治,起到環保的效果。

5、花卉的培育管理

盆栽花卉的培育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培育階段,在育苗池進行,第二階段是裝盆。花葉要有3片以上才可以上盆,澆水,上肥。待到盆栽長到開花前後,就具備了觀賞價值,在進行室外的擺放。由於距離比較分散,盆栽在擺放時要注意防止三點:防旱、防漬、防凍。盆栽花卉由於擺放分散,具有通風透光好,病蟲較少的特點,但是不能完全排除蟲害和以外受損的情況,要經常仔細檢查,如若發現出現蟲害,及時用手提噴霧器進行噴藥。

6、綠化養護的宣傳教育措施

花木的人為破壞和折損是需要注意的一方麵,有必要加強對市民群眾愛護花草的宣傳。宣傳手段多種多樣,如社區中通過報紙、廣播、開展保護花木知識競賽,在學校中開展對師生多渠道護綠宣傳教育互動等活動。提高綠化養護的宣傳,讓全體居民都參與進來,形成愛護花木的觀念,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