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方法實質上就是室內環境檢測過程中,針對某一項檢測內容所選擇的檢測技術。通常情況下,在選擇檢測方法時,除了應當滿足檢測目標的要求之外,還應當符合相關試驗檢測規範標準的要求。換言之,檢測方法選擇的正確與否,不僅直接影響整個檢測過程的質量,而且還會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三、室內環境檢測質量的有效控製策略
(一)提高檢測人員的素質和專業水平
為了進一步提高室內環境檢測的整體質量,檢測機構應當不斷加大對檢測人員的培訓和教育力度,通過各種各樣的培訓方式,如選拔優秀的人才到國外學習進修、聘請專家進行培訓等等,借此來提升檢測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使他們能夠勝任並做好本職工作。同時,還要不斷加強對檢測人員的教育,增強他們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以嚴謹的工作態度開展工作,避免在檢測過程中發生重大的失誤,這樣不但能夠確保檢測工作順利進行,而且還能從根本上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二)加強儀器設備及檢測環境的控製
檢測人員在進行實際檢測操作之前,應當認真仔細地對檢測儀器和設備進行檢查、校驗,確保儀器的技術性能良好、靈敏度符合檢測規範標準的要求。當檢測工作完成之後,要對儀器設備進行妥善保管,防止設備損壞。此外,還應對檢測環境進行有效控製,保證氣壓、溫、濕度滿足檢測的要求,這有助於提高檢測結果的精確度。
(三)正確選用檢測方法
由於某些被檢測物質可以選用不同的檢測方法進行檢測,例如,塗料中的苯和甲苯,根據GB18581-2009中的有關規定要求,對建築塗料當中的苯和甲苯的測定應當采用填充柱測試法,內標為正戊烷,但是該規範中也同時給出了可以采用正庚烷作為內標的規定。而根據GB50325-2010規範中的規定要求,測試甲苯和苯時,既可以采用氣體外標法,也可以采用液體外標法,並且這類方法當中又分為很多種方法,選用的檢測方法不同,所獲得的檢測精度自然也不相同。為此,在進行室內環境檢測的過程中,應當根據檢測目標的具體要求,選擇最為正確、合理的檢測方法,這樣才能確保所獲得的檢測結果準確、可靠。
結論
總而言之,室內環境檢測是一項較為複雜且係統的工作,由於影響檢測結果的因素相對較多,從而使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比較難於控製。為此,在實際工作中,除了應當選擇正確的檢測方法之外,還應不斷提高檢測人員的專業水平,並加強對儀器設備及環境的控製,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室內環境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參考文獻
[1]王蘇勤,呂多佳.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測定室內空氣中的甲醛[J].蘇州大學學報(工學版),2010.23
[2]劉文君,趙紅,白亮.分光光度法測定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方法研究[J].中國環境監測,2010.19
[3]陳麗金.裝修材料對室內環境的汙染及其控製[J].武漢工業學院學報,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