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市政道路鋪設和後期養護的工作
工程技術
作者:劉一材
【摘要】在我國,市政道路是一種城市生活配套設施和公共基礎設施,屬於市政工程範疇。市政道路的鋪設工作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其後期養護工作也至關重要,本文筆者嚐試分析市政道路鋪設和後期養護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市政道路;鋪設;後期養護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市政工程的內容得到豐富,範圍也不斷擴大。由於市政道路建設的質量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出行,決定著城市交通運輸的安全和效率,因此,市政道路的建設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一、市政道路的鋪設工作
一般情況下,市政道路都是由瀝青鋪設的,瀝青鋪設的好壞受外因和內因的共同影響。想要做好市政道路的鋪設工作,就要對瀝青的鋪設過程進行嚴格的施工控製,具體來說,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麵的工作:
(一)材料的選擇
1、瀝青混凝土。為了確保市政道路的質量,就要做到嚴格把關細節。使用瀝青材料時最好選用針入度較小、粘度高以及含蠟量少的高品質石油瀝青,要特別注意在鋪設路麵的中下層要使用比前麵更小針入度的瀝青,對於經常載重貨車的路麵,最好選用改性瀝青,以增加瀝青的壓實強度與攪拌強度。
2、骨料。骨料又稱集料,集料的質量對所製成混凝土的性能影響很大,而市政道路的施工混合料中集料所占的比例又相當大,所以最好選擇棱角性好、硬度強、粘附性達四級及以上的高質量骨料。鋪設時要注意道路表明那層要使用耐磨的玄武岩,避免引起瀝青和骨料剝離,如果確實粘附性很差就加入適量的石灰來提高混合料的穩定度。
另外,瀝青混凝土的拌製和料配也十分講究,必須控製好瀝青混合材料的溫度,將各種材料均勻攪拌在一起。要嚴格控製大顆粒含量,應保證最上層瀝青混合料中骨料的最大粒徑不超過層厚的二分之一,中、下麵層及聯結層集料的最大粒徑不宜超過層厚的三分之二,這樣可以避免出現全鋪層的大裂縫和拉溝等問題。
(二)鋪設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1、攤鋪。首先,在道路攤鋪瀝青混凝土前,要將支撐杆和基準鋼絲架設標高核對無誤,在鋪築過程中現場應設1-2人來回檢查,防止車輛、施工人員及其他機械碰撞支撐杆或鋼絲。攤鋪前將熨平板預熱15-20分鍾,使其接縫處原路麵的溫度65℃以上;其次,調整攤鋪機熨平板。在新開始攤鋪的路段,應使高度為各層的厚度乘以各層的鬆鋪係數,使熨平板與2%的路麵橫坡一致,然後在全寬度範圍內填5塊木塊,使熨平板放穩。還要挨個檢測混合料的溫度,不能低於150℃。調整攤鋪機的振夯頻率及振幅,使攤鋪後的瀝青混合料具有80%以上的初始密度。攤鋪速度應根據拌和設備的生產能力、熱料倉的貯料數量以及壓實能力等進行綜合考慮,攤鋪時要保持勻速、不間斷,使螺旋送料器慢速、均勻、不斷地向兩側供料,注意送料器中的料必須保持在螺旋葉片以上;最後,鋪築時應有專人檢查厚度及橫坡度、路麵接縫是否緊密、平順,發現有問題時就要及時更正。
2、碾壓。道路攤鋪瀝青後需要及時碾壓,碾壓時不能速度過快,這樣容易產生橫向裂縫。碾壓速度必須保持慢而均勻,碾壓時應將驅動輪麵向攤鋪機,初壓溫度應根據瀝青稠度、壓路機類型、氣溫和攤鋪層厚度等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