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水文地質在工程勘察中的作用分析(2 / 2)

(4)特殊情況應區別對待。比如對一些比較大型的,影響力較大的工程,若工程規劃和設計過程中發現地下水會對工程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那麼這種情況下就必須要進行一次專業且全麵的水文地質勘察工作。而對於一些因為缺乏水文地質資料而無法判斷水文地質具體情況的地區,若需要進行大型工程建設時,必須要首先設置地質勘察專門的觀測孔,並在確保得出有效水文地質數據後才能夠進行工程建設規劃和設計。

3.2勘測參數

(1)測量規定。隻要觀測過程中發現有含水地層,那麼必須要測量地下水位;在泥漿鑽進背景下,需要把測水管放入含水層大約20cm左右的深度後再測量地下水位;若含水層有不止一層,那麼若條件允許且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首先進行止水處理,然後在進行地下水位測量;地下水流向和流速可以分別通過測量不同孔隙水位和采用批示劑方式進行測量。常規的注水和滲水試驗不需要深入地下水層去測量,隻需要在已經鑽好的孔隙或者一些過度基坑中進行即可[2]。而試坑方法則可以根據不同的岩土類型采用不同的方式,通常情況下粘性土和非粘性土(如砂土)可分別采用雙環法和單環法進行;進行抽水試驗室必須要進行降深處理,且一共需要進行三次。且為了確保水位的準確性,在測試不同水位高度時從始至終均需要使用同一個儀器測量,觀測孔和抽水孔的讀數要分別精確到毫米和厘米;為了確保壓水試驗能夠順利進行,壓水試驗應該嚴格按照岩層性質進行分級試驗。在進行孔隙水壓力測量時應該嚴格按照水文地質的具體概況進行測試點布置和選擇合適的測定方法,且所有的測定儀器和工具在安裝時必須要按照相關標準規定要求進行安裝。對於測試點得出的數據應該及時進行分析和總結,確保第一時間掌握水文地質異常情況,從而能夠更快的采取處理措施[3]。

(2)常用測量方法。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探測需要測試的項目主要有水位、導水和滲水情況、釋水和給水係數、單位的吸水率以及毛細水上升的高度等。通常情況下,在得出這幾個項目的數據後就能夠較為準確的掌握該工程的水文地質狀況。這些測試項目的測量方法均各不相同,其中,水位測試通常采用的是探井觀測和鑽孔觀測兩種[4];毛細水位上升幅度則主要是采用試坑觀測的方式;導水和滲水係數的測試方法則主要有注水、滲透以及抽水試驗幾種;單位吸水率則一般是采用壓水和注水兩種試驗方式測量;釋水和給水係數主要以長期觀測和抽水試驗為主[5]。這些方法均各有針對性,且隻要能夠按照規範測量步驟進行測量,那麼一般情況下測量結果數據都比較精確。

4、結束語

總而言之,水文地質是工程勘察測試工作中一項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社會科技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作用下,水文地質測量準確性也逐漸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提高工程建設勘察的質量成為建設單位必須要給予極大重視的一個重要問題。為了能夠建設出更多穩固安全的工程,工程的水文地質勘察技術人員應該盡可能地提高勘察水平,盡可能提高水文地質勘察的準確度,為工程規劃和設計更加合理和科學提供有力依據,真正推動工程勘察工作的發展和保障工程建設的安全。

參考文獻

[1]郭岐山.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探討[J].科技風,2010,6(16):214-216.

[2]胡建斌.芻議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問題[J].廣東科技,2011,18(16):174-176.

[3]郭岐山.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探討[J].科技風,2010,3(16):92-93.

[4]於程姣.水文地質勘察在工程地質中的研究[J].民營科技,2011,14(08):184-186.

[5]王飛,金龍.淺析水文地質問題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10,25(36):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