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送電線路跨河方案的選擇
工程技術
作者:張惠榮
【摘要】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標誌,隨著人類的發展,對電的使用提升了更高的台階。為了使電得到廣泛的應用,人類開始克服客觀條件的限製,讓電發展到更廣闊的領域。架空送電線路跨河方案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本文通過對河流方案選擇,來探討架空送電線路跨河方案的實施辦法,解決跨河的送電問題。
【關鍵詞】架空送電;跨河方案;選擇
引言
研究架空送電線路跨河方案的選擇,主要從兩個方麵進行研究,首先是線路的選擇,其次是送電線路的造價。在保障架空送電的安全性的條件下,再與適當的造價進行結合,就是一套科學的方案。本文首先從河流跨越的方案選擇入手,研究在架空送電線路的具體設計中,如何處理好電線線路與江、河之間的關係,要保障架空電線線路的安全性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對該電路的投資,是否與將要獲得的收益成正比。
一、跨河方案的選擇
跨河送電的最佳選擇,就是安全性與經濟性的有機組合。跨河送電的有效實施需要考慮到交通問題,通信問題,城市規劃建設,軍事區等條件,並在與這些客觀條件和諧相處的條件下,選擇出一條安全性高,造價最低廉的最好方案。跨河方案的選擇需要勘測組織各個專業的隊伍對該地區的水文條件、地理環境、自然環境、礦產分布、軍事區域等各項信息進行細致的勘測,通過綜合分析,找到一條符合現實實施的最佳方案。
在選擇河流跨越點時應盡量避免以下情況:
(一)禁止送電線路與河流的交角過大
在選擇線路路徑時應盡可能使線路與河流的交角a=0或a≈0為佳(即a盡可能小)。a越大,線路跨河的跨度也就越大,本來可以一檔跨越的,由於a過大可能需要在河中立塔。對河中塔位來講a值越大,其基礎的迎水麵積就越大,需要考慮的衝刷深度也就越大,相應的線路工程安全性越低,投資越大。相反情況,線路工程安全性越高,投資越小,從水文角度看就越合理。
(二)禁止在河流的幹支流相交處跨越
在選擇跨河路徑時,要禁止在河流的幹支流相交處跨越河流。假設在跨越河流時,有三種方案進行比較,第一種方案是線路選擇在幹支流交彙處的上遊;方案二是線路選擇在河流的幹支流交彙處;第三種方案是線路選擇在幹支流交彙處的下遊。
方案一為兩次跨越,兩次跨越均按中小河流跨越考慮。安全性較高但有跨河塔。方案二表麵看也是兩次跨越,然而大水時,幹支流連成一片,塔位將會變為河中塔位,安全性無法保證,如保證安全塔位需要按河中立塔來考慮,經濟性又無法保證。方案三為一次跨越彙合後主河道,跨越斷麵水麵寬遠小於方案二洪水期水麵寬。從上麵分析可以看出,方案一、方案三均優於方案二(即從幹支流彙合口跨越河道)。至於方案一與方案三孰優孰劣要根據河流具體情況來具體分析。但當塔位處有不被洪水淹沒的穩定高地時就另當別論了。
路徑的選擇基本以直線為主,切不可混亂連線,盡量保持塔位之間布局合理,不可隨意轉變路徑的方向。選擇適當的路徑,在河流在沿線,如何該地土質較鬆,難以立塔的情況下,就需要轉換方案,避免為架空送電線路留下安全隱患。
(三)禁止在河流彎道處跨越
選擇跨河線路時要盡量避免在彎道處跨越,要選擇直行的河道更加安全。因為假設讓送電線路在河流彎道處跨越河流,如果有洪水來臨,河流的彎道在洪水的作用力下,就會衝刷到彎道上,我們都知道水具有很強的導電性,線路在彎道上被洪水衝垮,就會導致所有的江水都會導電,造成的後果將無法預計。因此將線路架設在河流的彎道處存在著很嚴重的安全隱患。因此設計師在設計跨河送電事,要避免河流的彎道處,要選擇河道較直的位置進行跨河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