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牙有些驚訝於林正的領悟能力,想不到他眨眼間,憑借模仿就能學會自己的招式,雖然隻是形似,但是能夠運用浩然氣施展出道家法訣,卻是不容易。
“林老弟,你這天賦當真是我平生僅見,堪稱萬中無一,學習儒家之法,實在可惜了,不如投身我道門吧,天地萬物,道法自然,唯有道法,才是窺探世間真理的法門。”
麵對莫牙的建議,林正搖搖頭,雖然道家和儒家都是顯學,不過在大漢朝堂之上,依舊是儒家的天下,眾人皆尊儒術,百家學術以儒家為長,特別是道家聖人飛升之後,道家再難和儒家並肩。
“多謝老哥的好意,我並無門派之見,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道家也好,儒家也罷,隻有學習百家之長,融彙貫通,方成大道。”
林正擺正身體,拱手抱拳道,這本就是他的想法,博取百家之長,最終自承一脈。
“哈哈哈,好誌氣,正是後生可畏,現在有如此想法的年輕人可謂少之又少,叫人佩服,不過林老弟切記,雖然你天賦過人,可學多不易精,貪多嚼不爛,小心最後一事無成。”
“多謝指教,莫老哥,在下有一個不情之請。”
猶豫了片刻,林正才咬緊牙,沉聲道。
“不用說了,我猜也能夠猜到,你是想要我教授你道家之法。”
皺了皺眉頭,莫牙開門見山道,他修煉道家忘塵法,洞察入微,自然猜的出林正此時的想法。
“沒錯,是否叫您為難了。”
林正有些緊張道,儒道的對立雖然沒有擺在明麵上,但是儒生打壓抵製道門之事,時有發生,特別是官場之上,黃老之學屢受排擠,已經屬於常態,過去百家爭鳴的態勢不在,天下統一大漢,自然需要一個大一統的學派主持大局。
歎了口氣,莫牙搖搖頭道:“教導你道學,倒是無妨,我早已經隱居鬧市數年,儒道之爭早也與我沒有關係,我隻是這胡同裏一暮年老者罷了,今日權當為道門留下一顆善果,我知你絕非凡俗,日後還請善待道門。”
見莫牙答應,林正激動的點點頭,跪拜在地,高興叩首道:“多謝莫老哥,不是,多謝師傅,今日大恩,我自當銘感五內。”
扶起林正,莫牙正色道:“千萬不要叫我師傅,你我還是兄弟相稱吧,我也是不願意自己的一生所學就此浪費,一直在物色合適的徒弟,卻不想遇見了你,你對於道門的領悟天賦,實乃絕世罕見。”
“不行,怎敢以兄弟相稱,實在是大不敬。”
林正苦笑道,這輩分實在有些混亂。
“哈哈,不用擔心,我並非在意禮數之人,叫我師傅,反倒叫我不習慣,還把我給叫老了,交給一聲老哥,心裏聽得舒坦多了。”
麵對鶴發童顏似頑童一般的莫牙,林正有些無奈,自感運氣太好了,居然遇見如此隱世高人。
指點了林正幾招後,莫牙開始教授他道門的基礎法門,林正一直所修行的都是儒家的基礎法訣和天演論,
“道門總綱為道藏,幾乎包涵了道家的所有經典,收錄在天道教宗門,天池山脈之顛上,道門立家,最重要的便是三經,道德經、南華經、清虛經,分別是聖人,老子、莊子、列子所做,想要修煉道門,必須以三經起手。”
“與儒家必須修論語同理,都是基石,我先傳授你道德經,此乃運氣之法,道家元氣,與儒家浩然氣相仿,隻不過運用不同罷了。”
莫牙命林正盤腿而坐,開始講授道德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隻待莫牙剛剛念起,林正體內的玉碑突然激烈運轉起來,後麵的篇章不由自主在他的腦海裏浮現。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林正體內的浩然之氣莫名暴躁起來,在他的筋脈裏橫衝直撞,另一股氣息,從他的丹田慢慢湧現,他感覺自己的筋脈一陣劇痛,額頭和臉上滲滿了汗水,青筋暴起,眼睛帶著血色,他趕緊停止了運功。
莫牙發現他異樣,趕緊運用自己的道家氣功為他調息,洞察他體內的變化,囑咐道:“浩然氣和元氣雖是同源,卻終有不同,想要將兩者融會貫通,並非易事,而且你對於道德經的領悟境界不夠,難以控製這些元氣,今天就算了吧,你還需多加修行,悟道和儒家修學一樣,沒有十年八年的苦修苦讀是出不來的。”
拍了拍胸膛,理順氣息,林正一臉可惜,他感覺自己還是太天真了,即便有玉碑相助,想要修煉成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