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惡意刁難(1 / 2)

一個時辰後,從夾子彎出發,畫舫已經遊入了渭河的主幹水係,他們將去觀覽渭河有名的兩峭絕壁和神女之石。

畫舫之上的二樓,已經是輕歌曼舞,歌女舞女在船中央,四周有服侍的侍女,兩側的桌子上是請來的名士才子,正座上是主人的位置。

在青蓮客的引薦之下,林正見到了本次詩會舉辦的主人祁陽郡王劉希,一個看上去病懨懨的文弱書生,實在沒有一點王室的氣派,身體之虛弱,叫人擔心,仿佛隻需一陣風來,都能將他刮倒。

“青蓮閣主,難得你居然帶了朋友來,不妨給大家介紹一下呀,不知道是何人物,居然叫你親自請來。”

劉希雖然身體文弱,但是一雙眼睛炯炯有聲,說話語氣也中氣十足,不像一個病患的模樣。

“郡王說笑了,讓我給諸位介紹一下吧,這一位就是洛神賦的作者,林正公子,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正是出自他的手筆。”

青蓮客拱拱手,向劉希禮敬道。

此言一出,四周當即哄鬧起來,兩側的才子們紛紛議論起來,交頭接耳。

“天呀,洛神賦的作者居然真是個毛頭小子,看那模樣,隻怕是未及弱冠呀,不會是開玩笑吧。”

“青蓮閣主豈會妄言,估計八九不離十,這小子什麼來頭呀。”

“就算是青蓮閣主為證,我也不信,今天非要好好考教他一番,看看真假。”

在眾人裏,有一個人露出了不快的目光,眼神有幾分陰鷙,那正是當日在花坊和林正一起作文章的謝歡,所謂文人相輕,林正作為一個外地州府來的毛頭小子,還隻有秀才功名,卻有這般名氣,叫他如何不惱怒。

在大漢王朝,天下文人都是按照各自的功名論高低。

不學文的普通人被蔑稱白身,

普通的儒生被稱呼童生。

童生參加各個州府的院試,取得功名後被稱為秀才,其中優秀者,獲得參加京城舉人試的資格。

在京城舉人試的通過者,取得舉人功名,然後按照考試成績,被分配在各大書院或是學宮學習,舉人試的優異考生被稱為貢生,可以自己選擇入學的學院。

謝歡正是前兩屆的貢生,如今在國子監學習,以備參加科舉考試,入朝為官,他在國子監可是備受重視的人物,名列國子監的儒家後進八賢才。

而且謝歡也是高官之家,更是皇室外戚,他的姐姐謝婉瑩是太子的側妃,將是以後後宮的四宮之一,自然養成了謝歡眼高於頂,囂張跋扈的性格,麵對林正,他心中既是不屑,也是嫉妒。

“哈哈哈,林正先生的洛神賦,可是遠近聞名,現在它的名氣絲毫不遜於夢蘿姑娘,千古文章陪絕世佳人,可是一樁美談呀,估計要引得後世爭相效仿。”

劉希聽了青蓮客的話,露出爽朗的笑容,眼神澄澈,毫不做作的誇獎道。

“今日我請諸位賢才來遊船一聚,一是為了觀覽峭峰絕壁,二是為了一件禮物,我聞堂兄當朝四皇子受皇命,征討南方的黃巾叛軍,不日即將走馬上任,我想要送上一份臨別餞禮,這是我委托丹青聖手道門吳道長畫的將軍行,可惜少了一副好詩文,還請各位替我排憂解難,劉希在此謝過。”

看到人齊了,劉希撤下歌姬舞女,站起身子,向眾人開門見山道,他的手下拿出了一副畫卷,裏麵描繪的正是一位將軍征戰沙場的場麵,刀光劍影,黃沙飛舞,將軍神色堅毅,俯身騎在駿馬之上,動作神態,呼之欲出,仿佛是躍然紙上。

才子們紛紛出言讚美,開始在腦海中苦思冥想,作上一首詩文,討得他開心,畢竟祁陽郡王是出了名的善養士,從不吝嗇錢財。

祁陽郡王是恭親王的次子,不可能繼承親王之位,隻有承襲郡王之名,加上他體弱,所以喜歡閑散度日,圈養些歌舞寵妾,結交文人名士,素有風流之名。

當眾人都在苦思冥想之際,林正坐在青蓮客的身邊,悠然吃著酒食,似乎一切都跟他沒有關係,四周時不時投來的目光,他毫不在意,隻是和身邊的侍女林玉兒,還有青蓮客閑談。

“林公子,你的詩文不錯,何不替郡王作上一首,他可是一向禮敬賢才。”

青蓮客輕笑道,她是女子,身份特殊,雖然無法擁有功名,但是卻無人敢小看她,因為她的才學和儒學境界都是同輩人中的翹楚,而且她一手創立了瀟湘詩派,自認青蓮閣主,在京城的名氣不小,自然有人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