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四五日的時間過去,獵獸事件給眾人帶來的影響也逐漸消去,岐山重新恢複平靜,林正等人再次開始六藝的學習,甘蠅和公孫龍二人並未出現。
死者的屍首在進行了一場小小的悼念之後被學宮送下了山,歸還原籍,死者的親屬縱然不滿,也無可奈何,岐山學宮的種種試煉本就有危險,加上岐山名聲在外,大多草草了事,葬於墳土,即便是公卿王侯也隻能接受事實。
在煉體藥方的幫助下,林正感覺自己的肉體素質有了明顯的變化,筋骨更加強健,身手更加靈活,配合諸葛果的八段錦引氣法,他也終於突破了儒士五級,踏入儒士六級,體內浩然氣增長到六萬道,卻依舊不見氣海融合之勢。
如今,每日淩晨,林正都會堅持去瀑布之下煉體,偶爾還能碰見張占魁,受到些許指點,為此,兩人熟絡了幾分。
密林中,眾人席地而坐,皆成盤腿之勢,雙腿之上放著一麵五弦古琴,靜靜聽著六藝中樂道教師萬寶常的教導。
此人正是八門柱最近指派過來的六藝教師。
他看上去和眾人的年紀並無太大出入,身材消瘦,個子挺拔,臉頰清秀,眉長入鬢,雙眼細長,鼻梁俊俏,皮膚白淨,一身雪白綢緞,看上去給人一種格外幹淨的感覺,眉宇間,隱約有幾分女態。
此人的聲音也帶著幾分陰柔之感。
“所謂六藝中的樂,想必大家已經熟悉,正是用音律,將篇章詩文以樂舞的方式傳達出來,調動天地能量,達到傷害或是治療的目的,此法借助了聲音的傳遞,常人難以抵禦,殺人無需破甲,傷人不用見血。”
說罷,萬寶常伸出了修長纖細的五指,輕輕在五弦琴上撩撥,一陣悠揚妙曼的旋律響起,讓人感覺心曠神怡,氣血平順,身體愉悅。
突然,他的手指一頓,重重波動了琴弦,發出了一聲尖利刺耳的破鳴之音,眾人猝不及防,心頭一震,根本來不及抵禦,隻感覺頭暈目眩,幾秒後才恢複過來。
隨著破鳴之音響起,無形的音波震蕩而出,打在了不遠處的樹身之上,留下了一道不深不淺的傷痕。
“聲音是難以防禦的,可以四麵八方全然沒有死角的攻擊,即便堵住耳朵,魔音也能穿透,不過樂師對於樂器的依賴太強,皆有利弊,如果以後遇見此類敵人,需要多加提防。”
“樂師借助不同的樂器能夠演繹出千奇百怪的聲音,具有強大傷害力的穿透魔音,或是迷惑暈眩的靡靡幻音,以及治愈內傷,舒緩人身的妙曼靈音……。”
課堂之上,林正撐著臉頰,一臉百無聊奈的樣子,對於音樂,他是完全不精通,對於萬寶常所講大概都是一知半解,他也不求能夠掌握樂道,根據諸葛果告訴他的消息,每年的岐山學宮弟子試煉都是與六藝有關。
如果精通六藝,自然可以輕鬆過關,不過儒家並不迂腐,通過試煉的方式多種多樣,隻要有實力,即便不借助六藝,亦能成功通過試煉,所以林正絲毫不擔心,與其費勁專研那音符,他更加希望去瀑布下衝幾個涼水澡。
一想到如此,林正不由打了幾個哈欠,引得身邊的趙峰忍不住翻出口提醒道:“你最近上課狀態怎麼越來越差,別怪我沒有提醒你,這老師看著陰柔,脾氣可不小。”
林正皺了皺眉頭,連連點頭道:“是,是,我知道了。”
他心中卻不以為然,暗暗道,男人嘛,舞刀弄槍才是有意思,拿著女人用的樂器把玩,多沒意思,偶爾閑著,弄曲怡情也就罷了,真的去打架,背著樂器,瞬間就掉了檔次。
雖然有些牢騷,不過林正也沒有蠢到真的睡大覺,耐著性子繼續聽萬寶常上課。
坐在草地上,萬寶常身形絲毫不動,始終保持著拂手彈琴的姿態,聲音悠悠然,帶著陰柔的氣息,叫人感覺溫軟細膩,不禁想象,從他嘴巴裏唱出的詞曲是如何動人傳情。
“樂道和書道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借助了詩歌典籍為載體,引動天地能量,不過書道以文房四寶為器具,用紙墨書寫傳遞,樂道以樂器為器具,用音律傳遞,但其基礎都是對於典籍的理解,境界最高,理解越深,施展的威力自然厲害。”
“理解樂道,必先了解音律,五音十二律乃是樂道的靈魂,從唇齒之音到萬物之音皆暗納於五音十二律之中,宮、商、角、徵、羽五音,配上十二律:黃鍾、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中呂、蕤……”
一天的課程結束,林正總算長長舒了一口氣,他和趙峰打算前往廚房幫忙,因為沈淩和劉躍有事,拜托他們替班,結果還沒有走到,便看見外院大門口聚攏了人,一副熱鬧的樣子,人聲鼎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