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林文的歸來給了林父不少的底氣敢跟林正叫板。
林明的修為不過儒士境,更沒有什麼功名,僅僅跟林正一樣,不過是個舉人而已,而且這個舉人還摻雜了不少水分,典型的兒強父弱。
可是他的大兒子林文卻有著儒師的修為,雖然林文欺瞞林家說自己拜入岐山,可是他靠著林家所給予的錢財,倒是讓他在京都提升到了儒師的境界。
當然,比起林正這等儒師中的精英自然是不能相比的,而且岐山書院更是大漢首屈一指的學院,裏麵的弟子更是萬裏挑一的天才,二者完全是兩個概念。
便是林文有著儒師的修為,也不敢在林家如此說話,因為林文這一身修為靠的就是林家為後盾。
但是林正不一樣,他這一身修為,完全是靠著他自己一路拚搏出來,與林家可以說沒有半點關係,甚至於林家的天演論,也不過隻是殘篇,而且還是道家功法。
重要的是,林正這天演論也是靠著在李修雲處得意補全,因此林家可以說是沒有在林正修煉的時候提供任何的幫助。
而林家唯一能夠提供的幫助便是照顧林正的母親,可是林母在林家的地位,甚至還不如林正,又能夠得到多少的照顧。
加上林母本就不是什麼人間絕色,僅僅隻是林父酒後胡來的一名侍婢,若非意外懷了林正,恐怕林母在林家的地位還要更低。
也正是這樣,林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沒有把林正跟林母當成是林家的主人看待,便是林父的心裏也是如此。
盡管林正如今有出息了,但是在林父看來,他依然不如正妻錢氏所生的兩個兒子來的重要。
因此之前林文住進林豪轉給林正的屋子,林父也沒有為林正說過任何的話。
在他心中,自然是大兒子林文要更加的親近。
可是這一次,林豪卻勒令林明必須將林正請去家宴之中,希望能夠在家宴上為挽留林正做最後的準備。
畢竟林正不管怎麼說,也是一名前途無量的岐山弟子,更重要的是,如今他所表現出來的實力與才學,遠遠震驚住了林家的人。
但也正因為這樣,林父才會顯得十分震怒,在他看來,林正就算在有出息,也是他的兒子,竟敢如此忤逆他。
他甚至覺得林正根本不像是他的兒子一般,雖然他也從來沒有將林正真正當成兒子對待。
這一次林正拒絕林父,頓時激起了林父心中的怒火,當即大聲嗬斥起來,聲音甚至傳到了林家大廳之中。
林家家主林豪聽到之後,登時感覺不妙,雖然他對林正這個侍婢所生的庶出子同樣沒有任何的好感,可是在他心中,林家想要壯大,就必須將林正留下。
因為他已經發現了林文的不對勁,若是林文真的如他所說的這麼厲害,為何林正會認不出來,要知道就算二人見麵的時間不多,可是同為一家,也不至於完全跟陌生人一樣。
更何況林正所展現出來的學識,就連杭州的大儒也十分的賞識,由不得林豪不重視。
若非林正在杭州詩會上來的那麼一出,恐怕林家在杭州依舊不過隻是一個小地主罷了,如今林家的名字就連杭州知府也已經知曉,甚至還特地派人前來邀請林正赴宴。
這一切都是因為林正,盡管林家的人不願意承認,但是他們卻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才會對林正想要分家的想法感到十分的氣憤,甚至於兩位林家的長老甚至還想直接出手硬留林正。
可惜他們的修為不足,加上遠沒有林正這等拜入岐山書院最正統的儒家學院,修煉的也是最正統的儒家功法,自然不會是林正的對手。
這一次林文回來,倒是讓他們看到了希望,因此,這一次的家宴,可以說是專門為林正設立的一個鴻門宴。
林豪在聽見了林父的怒喝,當即放下了手中的事物,連忙趕去林正所在的小屋。
同時他不由得對他這個二兒子感到失望,盡管二人生兒子的能力倒是不錯,但是論起教育跟眼光,卻遠遠不如他大哥林鬆。
最起碼連林鬆都能夠看出林正對林家的好處,但是林父卻依然如此對待林正。
好在林明雖然氣憤,但是卻沒有昏了頭的想要教訓林正,否則以他的修為,還真不是林正的對手,而林正對他這個便宜父親可不會客氣,雖然還沒有動手,但是身上散發出來的寒意就連沒有修煉過的林母也都能夠感覺到。
林豪見到這一情景,心中暗道不妙,如果說林正之前看他們的眼神不過隻是陌生人一般,而如今林正的眼神中已經帶著一絲敵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