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到岐山,林正自然得去拜訪自己的師傅高柴,雖然他即將離開論語樓,但是不管怎麼說,高柴也算是教導過他一段時間。
之後他又去拜訪了劍林之主麒麟子聞仲,可惜他並沒有見到聞仲的麵,反倒是詩經樓的樓主陳師道早已在岐山等候多時,一見到林正,便想著將他拉進詩經樓。
劍林的背後有八柱門之一的聞仲,詩經樓背後卻沒有任何的大能,詩經更是不被其他儒家弟子重視。
但是時至今日,出現了一個林正之後,詩經樓的地位在岐山可謂是水漲船高,不少岐山的弟子也開始兼修起詩文。
可惜他們顯然不像林正這般,但這也讓陳師道看到了詩經樓的崛起。
“林正,不知你可願意拜入我詩經樓,隻要你願意,你便是我詩經樓下一任的樓主。”
陳師道開出的條件不可謂不高,可惜林正早就已經屬意劍林,因而陳師道這一次隻能是白跑一趟。
雖然林正的修為還沒有達到出師的標準,但是林正的天賦卻已經能夠無視這一標準,不管是他在劍道的修為也好,詩才也罷,都已經得到了岐山大儒的認可。
“弟子想要拜入的乃是劍林,而且之前就已經得到了聞師的許可。”林正直接拒絕道。
陳師道一聽林正抬出聞仲,當即偃旗息鼓,隻是他的雙眼之中依舊充滿了不甘,隻得最後勸解道:“林正,你在詩詞一道可是有著大才,為何去修煉那什麼劍道,你若是拜入我詩經樓,說不定你便是下一個岐山八柱門。”
可惜林正聽完隻是笑了笑,並沒有解釋什麼,他很清楚自己的詩文水平,要不是靠著後世所知的那些詩詞,別說詩仙,能夠憋出一首打油詩已經很了不得。
不過在修煉儒家的功法這麼久,林正靠著自身的實力,倒是也能夠做出靈級的詩詞,但也堪堪止步於此,因而林正從來沒有想要將詩文一道當作主修的道途。
也隻有劍道,才符合林正心中的標準,而且劍林一直以來都是岐山書院實力最強的一方,因此不管陳師道再如何勸說,林正也沒有改變心意。
卻不曾想,在陳師道離開之後,裴旻突然出現在林正的麵前,林正連忙行禮道:“裴師。”
“這是參加劍林試煉的信物,等到岐山學院開學後,你便能夠進行劍林試煉。”裴旻留下一塊令牌後便離開,但是在他轉身之際,林正似乎從他的眼角看見了一抹笑意。
“弟子知道了。”林正再次行了一禮,同時打量著手中的令牌,上麵用著很是古怪的筆跡刻著劍林二字,光是這兩個字,仿佛便是兩招劍法。
林正卻不知道,這塊令牌,乃是聞仲親自雕刻,世間僅僅隻有這一塊,裴旻的出現,也正是得到了聞仲的授意。
看著令牌上的劍林二字,林正體內的劍意仿佛受到了激發,頓時從身體內出現,於此同時,身處密室的聞仲突然睜開雙眼,嘴角帶著一絲笑意道:“還算你小子識相,沒有落下劍道修為。”
通過這塊令牌,聞仲第一時間便感覺到了林正的變化,之前聽聞林正的詩仙之名,便已經讓聞仲感到很是不恥。
在他看來,詩文一道不過隻是小道,就連孔聖都已經說過:“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因此他十分看不起詩文一道,隻是他也沒有想到,林正竟然能夠做出仙級的詩文,不得不讓聞仲另眼相看,可惜他依舊對詩文一道沒有任何看好。
而陳師道的打算,聞仲自然也很清楚,可是他堂堂岐山八柱門之一,如何能夠跟陳師道爭奪林正,因此他隻能閉門不見。
好在林正並沒有讓他失望,依舊堅定著修煉劍道,不由得讓他大感欣慰。
而這一次裴旻便是奉了他的命令,親自向林正發布了參加劍林試煉的令牌,便是想讓林正知道,劍林很重視他。
可是他又不能讓林正太過得意,畢竟林正雖然有著難以想象的天賦,但是說到底林正的年紀還是太過年輕,加上他如今更是名揚天下,靠著卻不是劍道,而是詩文,因此聞仲才會特意給他做了這麼一塊令牌。
至於這塊令牌的作用,等到劍林試煉,林正自然便會知曉。
很快,時間便到了岐山開學的日子,所有離山的學子文師都已經歸來,其中自然也包括林正這一屆的學子。
大多數人都沒有多少變化,但是讓林正意外的是,韓重言與張占魁二人,竟然已經達到了儒師五級的修為,這等修為,已經臨近出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