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走出房門,見到一位眉宇間與他有著幾分相似的青年,正是他同父異母的哥哥,林家的嫡長子林文。
比起林正的母親,林文的母親跟林家一樣,乃是文通縣的大戶,因而林文自小便可以說是養尊處優,在修煉上更是各種資源源源不斷,將林正遠遠給拋在身後。
見到他這位大哥,林正卻是沒有任何的好感,不單是因為他的母親錢氏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林文自己本就不是什麼好人。
從他冒名岐山弟子一事上便能夠看出,雖然林文如今穿著襦袍,可是卻跟岐山中的人有著很大的差別。
別說什麼天下儒家乃是一家,儒也分三六九等的,更不用說在這個實力為尊的世界,儒家弟子與儒家弟子之間更是如此。
林正的住所乃是在岐山的劍林之中,這裏的幾乎都是岐山的核心弟子,原本林文這個外人是無法進入到這的。
但是守山的弟子一聽說他乃是林正的大哥,當即便悄悄的放他進來。
此時林正卻也不好將他趕走,再怎麼說,他們體內至少有一半的血液是想通的,而且將林文給趕走,對林正的名聲可以說是極大的打擊,說不定還未影響他未來的仕途。
林正雖然跟林家分道揚鑣,但是不管他再怎麼否認,也不能夠否認他體內留著林家的血。
更重要的是,朝廷選士,可是十分看重一個人是如何對待親人的,若是連至親都不好好對待的人,對待其他人恐怕更加不堪。
而且儒家又是一個極其看重孝道的人,儒家更是有著孝經的存在,講究百善孝為先。
林正雖然看不慣林家的小世家作風,但是身處與這個時代,除非他的實力能夠達到孔聖的境地,能夠言出法隨,否則的話也隻能乖乖認命。
林文見到林正,倒也沒有再像之前那般看不起林正這個庶出子,畢竟林正如今的身份已經不一樣了,岐山的核心弟子,這對他來說是何等遙遠的目標。
想他為了考中舉人,已經不知花費了多少資源,終於以最後幾名的成績考中,但是這樣的成績別說是岐山,便是那些高等一些的儒家學府,也不見得願意收下他。
而林文這個人卻又誌大才疏,偏偏看不起那些低等學府,因而才對家中謊稱自己已經是岐山弟子,其實到現在他連儒家的門都還不曾進入。
考中舉人,雖說已經能夠當官,但是若是沒有門路,就算再等十年,也不一定當得上。
畢竟每年成為舉人的人可有不少,但是朝廷就隻有這麼多官員,可以說是僧多粥少,因而許多舉人才會想要拜入一個像樣的學府,這樣一來,當官的可能性才會更大。
就像稷下學宮一樣,隻要進入其中的,必定能夠為一方官員,區別隻是官大官小而已。
而岐山學宮乃是天下最有名的學府,便是因為朝廷的官員之中,絕大多數都是從岐山中走出,因而在平民百姓之中,岐山學宮的名氣還要在稷下學宮之上。
就連普通人都知道,考中舉人不一定能夠當官,但是進入岐山的人,將來一定會是一位官老爺。
林文這一次前來找林正,便是希望能夠借著林正這個岐山弟子的名頭,為他在朝廷之中求得一官半職,如此一來,他謊稱自己為岐山弟子的謊言才能夠圓的上。
林正並不清楚林文的來意,心中雖然不快,但也沒有立即將他給趕走,而是將林文給引進屋來,待岐山的守山弟子離開之後,他這才開口道:“你來這做什麼,我不是已經跟你們分家了麼?”
“一筆寫不出兩個林字,就算分家了,我也還是你的大哥啊,這一次大哥有難,希望林正你能夠幫幫大哥。”林文一臉討好的說道。
林文對於林正如今的情況早已羨慕的不行,特別是他在得知自己冒名的竟然是林正之後,心中更是越發的嫉恨難平。
想他堂堂林家嫡子,竟然還不如林正這個庶出子混得好,更重要的是,林正如今在岐山的名頭,便是他這個外人都早已聽說。
先前林文謊稱自己乃是岐山弟子,更是說他乃是岐山中秋詩會的詩魁,便是因為聽說了林正的名頭。
隻是那個時候他隻是覺得乃是同名同姓的人罷了,並沒有想過這詩魁竟然會是他最看不起的庶出子林正。
更重要的是,隨著林正的名頭越來越大,竟然還被當今天子召見,甚至還說出了詩仙之名,著實讓他羨慕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