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林正回過神來,莫牙的身影便已經消失在了林正的眼前,看來莫牙顯然也是知曉荀卿在儒家的身份,為了避免被林正追問,直接就逃也似的離開。
林正的確有不少的疑問想要問莫牙,可是奈何莫牙已經離開,此時他隻好看著手中那部性惡論,低頭沉吟不語。
莫牙竟然會認識他儒家的聖賢,而且還是一位能夠跟亞聖孟軻爭鋒的荀卿,雖然在儒家之中,孟軻的名聲要比荀卿更大,但是在朝堂之內,甚至在稷下學宮之中,荀卿的名頭都要甩孟軻一條街。
問題便是因為二人的主張,孟軻主張人性本善,可是荀卿卻是主張人性本惡,兩者之間根本不可調和。
加上孟軻性格的原因,原本屬於孟軻的稷下學宮祭酒的位置,也被荀卿給奪走,當然,這並不是說荀卿比孟軻厲害,相反孟軻的實力比荀卿要高,但是卻因為孟軻從不與人爭鬥,不光是其他學派的弟子,就連儒家之內都是如此。
反觀荀卿,正因為有著他的存在,儒家才沒有被擠出稷下學宮,跟孟軻不同,荀卿更傾向於道家的理念,因而文帝對荀卿可以說是十分的重視。
更重要的是,荀卿的理念之中還夾雜了王霸之術,十分對當權者的胃口,因而文帝才會讓荀卿成為稷下學宮的祭酒。
沒有再去管荀卿跟莫牙是如何認識的,有了莫牙的引薦,至少林正不用擔心自己沒有後台,最起碼荀卿可不會坐視他儒家弟子被人欺負。
而且荀卿的實力在整個稷下學宮之中僅此於孟軻,甚至在整個天下都能夠排的進前五,這樣的後台不可謂不重。
林正將這部性惡論的經義收好,他如今也隻能夠承下莫牙這份恩情,畢竟他背後雖然有岐山,但是在稷下學宮之中,便是強如岐山也沒有辦法將手伸進去。
就像是道家的天道教一樣,當初道聖還在的時候,道家他們也隻能夠派出一位道宗坐鎮稷下學宮,但是這卻並不能夠完全的影響到稷下學宮之中爭鬥。
有了莫牙的保證,林正的心頓時放了下來,雖然莫牙口口聲聲說自己乃是道家棄徒,但是能夠成為道宗的人物,哪裏會是這麼簡單的。
光是這一份人脈,就足以將林正甩出十幾條大街。
活得久,也是一份資本。
林正看著莫牙的方向,雖然莫牙看起來七老八十,但是實際年齡卻無從得知,不過林正隻需要知道莫牙不會害他便是。
因為他能夠感覺的出來,莫牙是真心想要幫助林正,甚至還將畢生的經驗都交付給了林正,光是這一點上,那些所謂的宗師就比不上莫牙。
林正躲在莫牙的屋中,而他原來的豪宅此時卻已經遭了殃,那些舉人士子雖然不至於硬闖進去,但是他們卻是派人堵在了這房子門前。
原因自然很簡單,因為他們一個個都想要揚名,而揚名最快的方法,便是將一個成名已久的人給踩下去。
整個京都的後輩之中,如今還有誰的名聲響過林正,而那些前輩一個個實力高強,他們就算想踩也沒那個能耐。
因而林正便是他們最佳的目標,不管是文比還是武鬥,隻要勝過林正,他們一定能在京都之中揚名。
這些個打著結交的幌子前來拜訪林正的,幾乎都是這樣的心思,而林正也正是因為早就已經猜到了這一點,才會跑到莫牙處。
多虧了林正的先見之明,如今京都之中的舉人何其之多,人人都想要揚名立萬,朧月公主更是借著他們這樣的想法,誘導他們遊行阻攔和親。
而今他們又將主意打在林正的頭上,林正雖然不懼挑戰,但是卻也不想被人當成墊腳石。
他的實力放在京都之中並不能算最強,這麼多的人向他挑戰,就算他再如何厲害,也遲早會被人用車輪戰術給擊敗。
更不用說其中不乏一些大儒師四五級的高手在內,林正就算再怎麼托大,也不可能一下子跟這麼多的高手交手。
更何況科舉在即,林正可不想被人給打擾,因而才會選擇躲在莫牙的住所。
可是林正不出現,那些想要揚名的士子可不幹了,他們心中都已經開始幻想自己成名之後的事情,什麼被皇帝接見,被人舉薦為官,甚至被特許拜入稷下學宮等等。
可正主不出現,直接使得他們的幻想破滅,一個個的堵在林正的屋子外不願意離開,短短幾天時間,便已經聚集了數百人。
這些人之中盡是一些利欲熏心之輩,想成名想瘋了,林正自然不會跟他們一般計較,不過其中不乏一些真心想要結交林正的人。
隻是這樣的人實在太少,林正可沒那個功夫一個個的篩選。
他們見不到林正,便在林正的門前辦起了交流大會,一個個的在林正住所之外相互吹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