朧月公主擊殺了匈奴人的隨從,被文帝知曉之後頓時大怒,將朧月公主給禁足在宮中,反而匈奴這邊,卻是沒有任何的反應,更不用說什麼補償。
匈奴的和親使軍臣更是深居簡出,也不再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之中,此時此刻他已經感到有些後悔,畢竟他也沒有想到,漢人的求戰之心竟然如此的強烈。
雖然朝廷看起來似乎並沒有跟他們動手的打算,但是民間之中,幾乎絕大部分的人都是主戰派,特別是諸子百家之中,求戰的聲音更是此起彼伏。
雖說如今漢朝的形勢可謂是內憂外患,但是匈奴中的情形同樣不容樂觀,如今匈奴的冒頓單於可是跟高祖皇帝同一時期的人物,雖然能夠活到現在,但也是命不久矣。
而冒頓單於指定的繼承人,便是軍臣的父親,而軍臣,正是冒頓單於的孫子,地位相當於漢朝的皇長孫劉嬰。
這一次他被派來漢朝和親,真正的目的卻是想要窺探一番朝廷的虛實,看看他們是否有能力跟匈奴一戰。
之前的那一次匈奴犯邊,也同樣打著這麼一個意思,隻不過那一次朝廷並沒有做出任何的反應,因而他們便用上了備用的手段,和親。
冒頓的父親繼位在即,因而他並不敢真的惹怒了漢朝,同樣的,漢朝也不希望真的跟匈奴大戰上一場。
兩邊都有求和的意思,可以說是一拍即合,可是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件事竟然會被前來參加科舉的舉人士子給破壞。
匈奴人自然憤怒這些舉人士子的舉動,因而才會想要找林正的麻煩,除此之外,匈奴人還打算借此向朝廷傳達他們的態度。
可是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朧月公主竟然會出現在林正屋外。
雖然軍臣想朝廷求取的便是這位朧月公主,但是他們心中也清楚,朧月公主乃是文帝最喜愛的子女,想要讓她嫁入匈奴,無異於逼迫漢朝跟他們開戰。
因而軍臣的隨從在被朧月公主擊殺之後,他不但沒有任何的表示,甚至不敢向他的父親彙報,免得被匈奴之中一些有心人利用。
不過另一方麵,軍臣卻是向匈奴彙報了關於漢朝的一些情況,至少在軍臣看來,漢朝並非沒有跟他們一戰之力,相反,若是真的激怒了漢朝,恐怕他們匈奴也會麵臨極大的危急。
要知道內憂外患的可不單是漢朝,匈奴也是一樣,拋開內部問題不談,匈奴那邊,也有著一個月氏王朝,他們跟匈奴可是夙敵,威脅遠要比漢朝來的大。
和親的流言雖然被朝廷給壓了下去,但是另一條流言卻是越穿越盛,那便是林正跟朧月公主的事情。
雖然林正壓根就沒有見過朧月公主,但是之前那些圍在林正屋外的舉人士子,一個個的都將趙峰當成是林正,畢竟他們也沒有見過林正的模樣,便將女扮男裝的趙峰當成了林正。
隨著流言越傳越離譜,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頓時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便是朝廷嚴令禁製流傳,也依舊沒有任何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朧月公主竟然沒有任何的表示,在她看來,這段流言反而能夠替她擋住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無意之間,林正便成了朧月公主的擋箭牌,至於他這位正主,至今都不曾知道自己是如何跟朧月公主搭上的。
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林正便打算出麵澄清,可是很快莫牙便攔住了他:“你不要命了,難道你不知道,現在外麵的人可都已經把你看作是眼中釘,就等著你露麵了。”
“那科舉怎麼辦?”林正心中一陣無奈,一臉焦急的問道。
“那簡單,隻要你不到處宣揚你便是林正,相信應該沒人認識你。”莫牙信誓旦旦的說道。
畢竟外麵那些人對林正也隻是隻聞其名,不見其人,加上林正一直以來都深居簡出,連麵都沒有路過,便是那首詩,也是通過趙峰之手給傳揚出去的。
林正在煩惱自己的名聲的時候,同樣有不少人在羨慕著林正,例如林正的那位大哥,當初在林正的屋子外他是親眼見過趙峰的模樣。
不夠他卻並沒有出麵指認,加上他人微言輕,就算指認出跟朧月公主共乘一車的不是林正,恐怕也沒有人會相信。
更重要的是,林正如今已經是人人喊打,林文不但不想解釋,甚至還在一旁添油加醋,那些關於林正跟朧月公主的流言,其中便有一半是由他給傳揚出去的。
隻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朝廷在這一方麵竟然沒有任何的舉動,這讓原本想要看到林正倒黴的他,最終隻能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