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那人有著大儒師的修為,但是比起那些真正的天才來說差了還是不止一籌,更重要的是,兵家講究知己知彼,那位兵家弟子對林正完全不了解,冒然動手,自然輕易的被林正給瓦解了攻勢。
與之相反的是,林正對於兵家的功法卻是有夠深入的了解,這還是多虧了莫牙的提醒,他腦子裏可是還有著關於兵家不傳之秘孫子兵法的介紹。
雖然前世林正僅僅隻是好奇而粗略的掃視了一眼,但是憑借著道聖玉碑的還原,林正硬是將這門功法給記了起來。
因而他不知林正,林正卻已經知曉他下一步的舉動,甚至能夠直接找到他攻擊的薄弱點,一下子將他的合眾連橫之勢給瓦解。
而且如今乃是科舉,考生與考生之間原本就是競爭關係,利用這一點,林正很是輕鬆的便將他們給分化。
畢竟雖然這些儒師境界的考生實力不夠,卻也不希望成為他人的踏腳石,因而雖然被迫被那兵家弟子給聯合了起來,但是他們的心中卻並不願意如此。
那兵家弟子沒有想明白這一點,以為靠著自己強橫的修為能夠驅使他人的真氣,卻沒想到被林正反利用了這一點,直接將那人給淘汰出去。
羊勝見到這一景象,猛地抬頭望了林正一眼,想不到林正除了修煉儒家的功法之外,竟然對兵家也有涉獵。
要知道羊勝身為眾橫家的弟子,跟兵家可以說是一脈相承,但是以他的地位,根本沒有辦法學到兵家的功法,但是林正身為岐山儒家弟子,卻能夠找到關於兵家的書籍,這如何能讓他不妒恨。
同樣身為寒門子弟,為何他沒有這樣的機遇,羊勝參加了數次科舉,卻從來沒有得到別人的看重,但是羊勝自負才華滿腹,又不屑去當一小官小吏,因而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參加科舉。
否則的話,以羊勝的修為,加上他舉人的身份,足以成為一名官員。
奈何這羊勝眼高手低,雖然有些本事,卻不願意從小做起,而是直接將目光放在更高的官職之上,因而到現在他依舊是一無所成。
林正解決掉的那位兵家弟子雖然不是什麼高門大戶,卻也是一位勳貴,實力在這一次的科舉之中能夠排的進前百,但是卻因為急功近利,被林正給解決。
這下子頓時讓其他人變得有些投鼠忌器,特別是那些修為不高的考生,之前因為占著人數的便宜才膽敢挑釁攻擊林正,可是現在林正竟然將一位修為遠超他們的人給淘汰,頓時讓他們嚇了一跳,一時間竟然沒有人再向林正動手。
林正此時卻不敢閑著,因為他知道,這隻不過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罷了,不過趁著這個機會,林正下筆如飛,連忙處理掉麵前的試題。
這一次文試考的可不光是答題,還有他們的功法品級,但同樣的,考的也是他們眼界,答題越多的,說明那人所涉獵的功法也越多。
將自己主修的那一家的試題給答出,僅僅隻能夠擁有一個合格的評價,但若是能過超出這一範圍,將其他學派的問題也給回答上,這可是能夠加分的。
特別是那些世家子弟,他們家學淵博,一家之中甚至有不少其他學派的弟子,同樣的,那些被各個學派所看好的弟子,都或多或少會學習觀看一些其他學派的書籍,好取長補短。
林正在岐山之中,也見過不少其他諸子百家的典籍,雖然沒有涉及核心,但是卻也是種類齊全,特別是他所在的儒家,在這一方麵做的更是最好的一家。
這也是儒家弟子能過在科舉之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因為儒家這海納百川的胸懷,才使得儒家能夠成為力壓其他學派,成為大漢第一學說。
隻是光是如此,儒家卻也還不值得讓人稱道,儒家最讓人稱道的,除了這一點之外,便是其中派係林立,每一派都有著成聖的希望,並且儒家也的確是當今世上聖賢最多的一家。
這時候考場上突然出現一陣詭異的平靜,一個時辰之後,這股平靜卻被人給打破,動手的赫然又是一位兵家弟子。
或許是為了給之前被林正淘汰的考生報仇,這次動手的可不止一位兵家弟子,而是一群人,吃了之前的一次虧之後,這群人不再弄什麼聯合,而是采取了聲東擊西之法。
林正一時間也被他們給弄得手忙腳亂,這些人的修為可都不弱於林正,而且攻擊從四麵八方向著林正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