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被召見的事情不脛而走,那些該知道的人基本上都已經知道,一時間京都的勳貴之中不由得紛紛感歎,看來他大漢又要出現一位寒門宰相。
奈何此時的林正卻始終無法高興的起來,自打從皇宮離開之後,他便時常唉聲歎氣,注意力也變得不夠集中,時常莫名其妙的出神。
第二天一早,林正便被召集,所有參加科舉的舉人們將同時前往五原郡。
盡管匈奴人在漢朝的眼中十分的凶殘,但依然阻擋不了他們的一顆求官之心,因而這一次科舉,除了極少數貪生怕死之輩外,人數基本上都已經到齊。
而這貪生怕死之輩之中,便有林正的大哥林文,反正他這一次科舉早已經無望,在文試之時,就算沒有人針對過他,但是他連儒家的試題都沒有答完。
文試六個時辰的時間,其中有大半被他給浪費在關注林正是否被淘汰之上,加上他原本就學藝不精,答題速度極慢,這等人人都會的題目,硬是沒有做完。
除此之外,大部分舉人都至少達到了及格,因而這一次的武試,可以說是關乎他們這一次科舉的名次。
不管能否進入到前百名,隻要考中,他們至少都能夠混一個官身,而不是被隨便放在一個小地方為吏。
林正來到集合地點,朝廷指派的官員早已經在此準備好無數件禦寶,分批的將這群舉人士子送往邊境。
此時林正也沒有心思再去想其他事情,不禁開始感歎朝廷的大手筆,為了這一次武試,竟然動用了上千件禦寶,每一件都是足以日行千裏的神物。
一件禦寶足以坐下十人到二十人不等,林正運氣還算不錯,上到一件靈級禦寶之上,乃是一架馬車,裏麵自成一片空間,而且速度在禦寶之中算得上頂尖。
裏麵也盡數是儒家弟子,雖然林正一個都不認識,但至少免去了不少麻煩。
不過林正雖然不認識他們,他們卻是認識林正,一個個神態各異,顯然,對於林正的大名,他們是如雷貫耳。
礙於林正的實力,他們一個個雖然不敢主動挑釁,但是言語之間對林正卻是沒有任何的好感,自顧自的開始交談起來,完全一副沒有將林正給放在眼裏的模樣。
林正見狀後也樂得清閑,直接在馬車之中閉目養神,此時他的腦海中還在想著跟文帝的會麵。
都怪自己愛現,答應文帝要奪得頭名,此時回想起來,林正不由得感到有些頭疼,不夠他頭疼的不是自己能否奪得頭名,而是因為文帝誤會他跟朧月公主的關係。
都說三人成虎,林正如今總算是深刻的感受到了流言所帶來的影響,特別是如今這個注重名聲的時代,使得流言這種東西愈發的恐怖。
想他不過隻是一名岐山剛剛下山的弟子,名氣就已經快要大過一些成名已久的大儒,因此他才會被如此的針對。
而且這一次武試,林正的修為在這一次參加科舉的舉人之中僅僅隻能算是中等,想要奪得頭名著實有些困難。
若是僅僅隻是得到一個好名次,林正還覺得大有可為,他對自己的實力還算頗有自信,奈何他被文帝一激,竟然直接妄言要奪得武試第一。
這下子林正可是有些束手無策,看來他還是太小看文帝了,原本以為文帝已經被他給晃點,到頭來被晃點的人竟然是自己。
而文帝付出的僅僅隻是一個空頭支票而已,林正卻是要去邊境跟匈奴拚死拚活。
林正覺得自己應該不會這麼衝動才是,隻是見文帝被自己的話題給套住,一時間沒有把握好火候,反而讓自己給套了進去。
而且以林正目前的情況而言,他覺得自己能夠從邊境安全的回來已經算是十分難得,至於武試頭名,他已經懶得再去理會。
可若是無法奪得頭名,恐怕回來之後,文帝對他的態度也會大大的變壞。
誰讓他答應的這麼爽快,要知道這一次武試,除了要應付漢朝的舉人之外,還有匈奴的人馬。
兩國之間的關係本就勢同水火,如今竟然一起進行武試,真不知道文帝到底是怎麼想的。
因為禦寶的緣故,林正他們僅僅隻花了兩天時間便趕到了邊境,因為禦寶能夠禦空而行,因而極大的縮短了路上的時間。
到達五原郡後,林正才發現,這哪裏算是什麼郡縣,簡直就是一座軍營,裏麵僅僅隻有數座簡陋的房屋,其餘全部都是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