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嘉雖然跟林正同為儒家弟子,但是卻分屬兩個派係,而且林正如今的名聲更是如日中天,已經完全蓋過了他這位京都名士之後。
加上賈嘉得知林正早已經獲得了稷下學宮的名額,對林正不由得抱有十分強烈的嫉妒之心,特別是在文試之時,賈嘉因為林正的關係,得以沒有被人所針對,一時間更是對林正充滿了嫉恨。
此時再見到林正,賈嘉心中有一股說不出的怨念,身為名士之後,賈嘉向來自視甚高,因而對這一次的科舉可謂是自信十足。
但是之前在袁盎的試探之下,賈嘉的表現反而不如林正,這便在他心中埋下了不如林正的種子,使得他如今的怨恨之情更甚。
如今的林正依舊能夠感覺到賈嘉身上的傲氣,特別是在這一次的武試之中,賈嘉能夠堅持到第五回合,更是增添了他的信心。
賈嘉看著林正的目光充滿了不屑,憑什麼林正一個寒門子弟能夠擁有如此大的名氣,難道就憑他得到了岐山的看重不成。
要知道他可是名士之後,賈誼的名聲更是不在岐山中任何一位大儒之下。
奈何賈嘉並非是岐山一脈,因而在京都之中混得並不如意,就連他的爺爺賈誼,也被調離了京都,成為一名藩王的太傅。
眾所周知,這些藩王乃可以說是朝廷的另一心腹之患,早晚是要鏟除的,賈誼擔任一名藩王的太傅,可想而知將來的前途會如何。
這也導致了賈嘉在京都並不被人重視,就算賈嘉在京都之中頗有名氣,卻依舊得不到舉薦,不得不參加科舉。
另一方麵便是儒家隻有岐山一脈在朝廷中頗有權利,因而想要做官,儒家之中大部分人還是更傾向於岐山一脈。
林正作為這一屆岐山弟子的領頭羊,被岐山十分看重,在參加科舉之前就已經獲得了稷下學宮的名額,前途可想而知。
因而賈嘉對於林正更是充滿了嫉妒。
此番武試,更是因為有了匈奴的參與,使得這一次的武試變得十分重要,不管是林正也好,賈嘉也罷,都不可能有放水,甚至每個人都在做拚死一搏的準備。
特別是這第六回合的比試,決定了誰能夠繼續留在五原郡,第三天的比試雖然更為重要,但是被淘汰的人卻被特許留在五原郡觀戰。
這麼做一來不僅可以防備匈奴,二來也是為了避免一些實力高強的人被淘汰,而在跟匈奴比試的時候,隻要留在五原郡的人,都可上場一戰。
因而這第六回合的比試可以說是重中之重,比起最後關頭的較量還要重要。
第六回合遇上賈嘉,林正心中既是高興又是擔憂,高興的是以他的實力,想要勝出並非不可能,但是如此一來,不免跟賈嘉交惡。
畢竟賈嘉乃是林正沈淩介紹給林正的好友,不管怎樣,林正也得顧忌沈淩的態度。
林正的朋友本就不多,沈淩更是林正為數不多的至交,畢竟他在林正微末之時不離不棄,林正如今更是不可能將其拋棄。
隻不過林正對賈嘉的並沒有多少好感,也沒有什麼惡感,因而林正並不希望得罪死賈嘉。
可是事關自身的前途,林正卻不得不全力以赴,盡管林正已經擁有了稷下學宮的名額,但是他卻有必須留在五原郡的理由。
誰讓他答應了文帝,要奪得這一次武試的頭名,不過這個頭名不一定是第一輪武試的頭名,隻要林正能夠力壓匈奴,同樣能夠被欽點為武試頭名。
因而林正必須留下,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他也要將其擊敗。
林正雖然無法使用長恨劍,但是賈嘉同樣無法使用任何的文寶,二人之間純粹是在以修為對拚。
一交手,賈嘉便感到有些不妙,林正的劍意並不在禁用的行列之中,在劍意的加持之下,林正劍法的威力著實恐怖,很快的便將賈嘉給壓製在下風。
此時林正不由得感到有些慶幸,若是遇上其他學派的弟子,恐怕林正就打得沒那麼容易,賈嘉雖然是儒家弟子,但是修煉的功法卻是論語,並不太擅長戰鬥。
不得不說老天還是眷顧林正的,儒家子弟如今還剩下百人,如今想要遇上儒家弟子的概率不到百分之一,但偏偏讓林正碰上。
林正的修為雖然堪堪隻有大儒師一級,但是戰力卻足以媲美大儒師三四級的高手,對上賈嘉,林正的勝率更是高達七成。
但是賈嘉顯然也不是那麼容易會認輸的,他也清楚這第六回合的比試意味著什麼,因而此時不管是誰都開始全力依附,甚至生死相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