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的中央,一時間到處都是廝殺的痕跡,頹當雖然已經精疲力盡,但是依舊將張漢持的虛影給衝的四分五裂。
隻不過此時他的身上,也已經充滿傷痕,仿佛從千軍萬馬之中衝殺出來,身上充斥著一股滔天的殺意。
難怪張漢持的殺意無法對其造成任何的影響,這等意誌力,可不是區區一道殺意就能夠解決的。
另一邊張漢持麵無表情的看著在虛影之中衝殺的頹當,他的模樣遠要比頹當好的多,從一開始,張漢持除了因為心神震動被頹當打中一拳之外,便再沒有跟他近距離交過手。
顯然,對於匈奴人的戰力,張漢持也是心有餘悸,而且他所修煉的功法,本就不擅長跟人近身搏鬥,而是像現在這般,運籌帷幄之中。
如今的形勢明顯已經明朗,就算頹當的實力讓人感到意外,但是卻依舊不會是張漢持的對手,隻要張漢持體內的真氣沒有耗盡,他便能不停的召喚出虛影來。
反觀頹當這邊,他光是應付這些虛影就已經精疲力盡,哪裏還有餘力再去對付張漢持,就算張漢持什麼都不做,頹當也堅持不了多久。
一時間漢朝的舉人士子們已經開始歡呼起來,隻要張漢持拿下這最後一場比試,他們就能夠匈奴打成平局。
雖然是平局,但是卻也是目前所能達到的最好的結果,畢竟匈奴的這些高手也並非泛泛之輩,能夠達成如今這個局麵,已經難能可貴。
若是讓他們知道匈奴的第一高手可還未出場,不知他們心中會作何想法。
倒是林正此時皺著眉頭,就算張漢持這一場勝了,他們跟匈奴也隻是平局而已,跟張漢持原來的計劃完全不想符。
更關鍵的是,第二場的比試,林正他們可是要跟匈奴的中等馬較量,也就是那匈奴的第一高手阿拉提,不管誰勝誰負,他們都要跟匈奴打第三場。
第三場比試乃是一場混戰,雖說雙方人數一樣,但實際上雙方的戰力完全不對等,匈奴這邊顯然是一股早已磨練好的軍隊。
而林正他們卻僅僅隻是一群參加科舉的舉人而已。
隻不過短暫的勝利讓他們刻意的遺忘了這一點,畢竟他們也並非完全沒有希望,隻要前兩場能夠勝出,他們就不用再進行第三場的比試。
之前張漢持的計劃並沒有瞞著他們,他們的修為也都不弱,因而一個個都聽在了心裏,此時的他們也隻能夠寄希望於張漢持,再沒有其他的辦法。
不過林正向來沒有這個打算,此時的他已經在想著如何應付跟匈奴的第三場比試,就算不能夠勝出,至少也要保住自己的性命。
這才是林正的首要條件,而後,他才能夠想著如何從這一次比試之中脫穎而出,若是連性命都沒有了,就算拿下了武試的頭名又有什麼用。
林正可不會做這等舍本逐末的蠢事,雖然他也是漢人,但是榮耀這東西,林正向來都不曾有過,這個世界的人最看重的名氣,在林正看來也是一文不值。
不過林正卻有著屬於自己的傲氣,他從來都不會將希望寄托在其他人身上,他隻相信他自己。
林正在這個世界上本就孤獨的很,雖然從林母的身上感受到了久違的母愛,但是實際上他的內心之中一直將自己視作是孤家寡人。
事實也是如此,畢竟他心底的秘密,沒有人能夠跟他分享,便是最親近的人也不行。
因為這對他們來說,不僅不是什麼好事,反而是一件壞事,特別是道聖玉碑這等神物,那可是連天子都覬覦的寶物,為了這道聖玉碑,文帝可是派出了大半的軍隊。
甚至於那些個藩王也都暗地裏在搜集。
因而林正向來喜歡一個人獨自解決問題,這一次也不例外,雖然他在這一次參加武試的舉人之中修為最低,但是這並不影響林正的思緒。
實力並不代表一切,特別是在戰場之上,能夠活到最後的人,並非是那些實力最高的人,相反,實力越高,戰場上也就越容易被針對,除非能夠真正的以一敵萬,否則的話,不管什麼人,都有可能死在戰場之上。
要是實力真能代表一切,那儒家也不會是今天這副模樣,強如孔聖,在世間也有他所不能夠做到的事情。
林正此時正低頭苦思,而這個時候,張漢持與頹當的比試已經結束,最終還是張漢持技高一籌,而頹當則是力竭而亡,張漢持雖然沒有下殺手,但是頹當同樣不肯罷休,硬是將自己活生生的給累死。
不過張漢持也不好受,他的真氣也已經見底,盡管有著天階的功法,但是回氣的速度,還是趕不上消耗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