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所擁有的道聖玉碑,本就是道聖石碑之中所蘊含的道蘊,可以說是石碑的精華,其中不僅擁有完整的天演論篇章,每一塊玉碑,都相當於一件聖級的寶物,而它們結合起來的效果更是無窮。
靠著一塊殘缺的道聖玉碑,林正便能夠從諸多舉人士子之中脫穎而出,從而進入岐山,而在得到了第二塊道聖玉碑之後,林正的資質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三塊道聖玉碑,乃是林正從匈奴第一勇士阿拉提的身上所得,這塊玉碑讓林正的體質有了質的飛躍。
因而林正猜測,天演論的每一個篇章,都擁有一種效果,他所擁有的這第一塊被發現的石碑,其中所記載的天演論妙鑰篇,便相當於一把鑰匙一般,乃是為了開啟天演論後麵功法的根本。
而想要修煉成功,則必須擁有道聖石碑中所蘊藏的道蘊,稷下學宮內的這塊石碑,雖然最先被人發現,但是其中的道蘊卻是被林正所得。
因而至今為止,除了林正之外,都還未曾有人將妙鑰篇修煉成功。
而文帝靠著無窮的資源,勉強的將妙鑰篇修煉成功,但是卻並不完整,因而這一次他才會想要利用這塊石碑,將剩餘的石碑擁有著給引出來。
這隻是其一,其二文帝便是打算通過這一次觀碑大會,看看到底誰才是最有野心的哪一個。
為此他甚至不惜暴露出稷下學宮的位置,讓所有人都清楚稷下學宮的奧秘,更重要的是,這一次觀碑大會,沒有孔聖和亞聖孟軻的製約,身為天下第三的高手,文帝儼然已經無人可擋。
加上以文帝的地位,他想要做什麼,幾乎不會做不成功。
此時此刻,稷下學宮所有學子都被留在學宮之內不得外出,而其他學派的弟子也停止了對儒家的針對。
比起打壓儒家,他們明顯更看重自身的前程,這一次觀碑大會,就算無法參悟到石碑這等神物,也能夠在文帝的麵前露露臉。
觀碑大會被安排在月試之後,可是文帝所派來的人卻是及早的便趕到了學宮,開始安排各種事宜。
首先要解決的,自然便是文帝的安全問題,就算沒有了亞聖和孔聖,文帝也不見得就能夠天下無敵。
當初的秦帝何等威風,靠著國運,甚至將道聖和孔聖都給壓製住,可是秦朝卻是二世而亡,可見光靠實力坐天下,明顯不太妥當。
稷下學宮的諸多學子,自然不用擔心,畢竟以他們的修為,就算加在一塊,也不夠文帝一個人看的。
但是學宮內的那些文師,卻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特別是道家的三位道宗,好在這三位道宗極得文帝信任,甚至於連看守道聖石碑這等重任都交在他們身上。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在文帝進入學宮之後,所有大聖級高手都必須退避,並且這一次觀碑大會,隻允許儒聖以下的弟子與文帝一同前往。
其餘人則需等待文帝離開之後,方能夠再次進入,如此謹慎的安排,想必就算有人有心想要發難,恐怕也無法做到。
隻是稷下學宮內的弟子人數眾多,如何能夠全部都去參悟石碑,因而學宮便規定,隻允許學宮內排名前十的弟子進入。
這個消息一傳出,各個學派的弟子頓時坐不住了,原本老實下來的弟子們一個個又開始變得不安分起來。
爭鬥再一次打響,而且這一次的爭鬥不再隻是針對儒家,而是專門針對玄字輩排名前十的高手。
而不久之後的月試,便是他們最後的機會,畢竟學宮內排名前十的弟子,便是按照學宮內月試的排名而論。
這個時候,林正和周勝之的約鬥反而被人給遺忘在腦後,不光是他,玄字輩前十的弟子都已經被煩的不可開交,幾乎每天都有人上門挑戰。
宋晏和荀丘此時也同樣忙的焦頭亂額,今日與法家弟子決鬥,明日又要跟兵家的弟子交手,後天又要跟其他學派的弟子一戰。
不過如此一來,那些被瘋狂打壓的儒家子弟卻是鬆了口氣,至少他們之中有不少人不用再擔心學分掉光而被趕出學宮。
至於之前學分已經耗盡的弟子,自然是想盡辦法想要擬補。
而擬補的對象,自然便是從修為比他們弱的弟子,而之前並沒有被人針對過的林正,自然便成了他們眼中的香餑餑。
畢竟此刻周勝之如今已經是自顧不暇,哪裏還有功夫再去理會林正,不光是他,所有玄字輩前十的弟子都無法幸免,便是一直都處於閉關狀態的周亞夫,此時也已經被人硬生生的從閉關之中給逼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