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這一次雖然沒有進入整個月試前十的排名,但是卻是排在黃字輩第八,要知道他在科舉之中可是以二甲最後一名擠進稷下學宮。
他的戰力雖然不如林正這般驚人,但是卻也非同小可,大儒師六級的他已經具備跟玄字輩的弟子一戰的實力。
奈何他所修煉的功法威力一般,在勝過十位黃字輩的弟子之後,便止步於此,畢竟儒家的真諦優勢是體現在境界上,而不是與人爭鬥之中。
月試之後,董仲舒的修為同樣突破了一級,達到了大儒師七級,儼然超過了許多同輩弟子,相信用不了三年時間,他便能夠達到大儒師十級。
畢竟他的積累遠不如林正雄厚,但是論起根基,他卻是要比林正強上許多。
這一次林正前來尋他,倒是讓他感到有些意外,要知道以林正的實力,已經能夠跟他們的大師兄宋晏一戰,這也使得孟軻一脈的弟子對林正的議論少了許多。
特別是那些黃字輩的弟子,原本他們對於林正還心生嫉妒,但是在見到雙方如此大的差距之後,這一點嫉妒也已經生不起來。
不過唯獨董仲舒不在此列,他對林正的態度依舊沒有改變,一心想要讓林正跟他一起振興儒家,特別是在見到了林正的強悍實力之後,這個態度反而愈發的堅定起來。
在林正說明了來意之後,董仲舒仔細沉吟了一會,隨後緩緩開口道:“林兄有所不知,我在領悟到意的存在之時,正好是我自悟功法的時候,我也不清楚自己是如何領悟的,隻覺得腦海中意念通達,好似有什麼東西冒出來一般。”
林正點了點頭,若有所思的想到,當初他領悟劍意的時候,也是由外界的刺激,加上自身的積累,這其中還多虧了道聖玉碑的幫助。
董仲舒雖然是自學,但是能夠無師自通的領悟意的存在,足可見其天賦了得。
過了好一會,林正突然開口詢問道:“那敢問董兄,你所領悟的意是什麼?”
董仲舒卻是不以為意,大大方方的說道:“不瞞林兄,我之前也不清楚我的意是什麼,等到了稷下學宮,經過萬師的指點,我才明白,我領悟的乃是六德中的聖。”
林正瞳孔一縮,儒家的六德分為智信聖仁義忠,孔聖成仁,孟軻取義,這董仲舒竟然能夠領悟到跟他們同一層次的聖。
原本林正覺得自己已經高看了他,卻沒有想到,到頭來他竟然還是小看了董仲舒,林正覺得董仲舒雖然領悟了不得了的意,但是卻從來沒有想到,他所領悟的,竟然會是聖。
“林兄,林兄,你怎麼了?”在董仲舒看來,他並不覺得自己領悟的意能夠跟孔聖亞聖相比,畢竟他領悟的僅僅隻是雛形,還遠遠沒有形成自己的理念,而且境界地位,連聖級都未曾突破,如何敢跟孔聖亞聖相提並論。
而林正的劍意卻已經達到了宗師之境,不管怎麼看,林正的潛力都應該在他之上,為何聽到他的話會顯得如此震驚。
“我沒事,隻是突然間想起了一件事。”林正連忙轉移話題,掩飾好自己心中的震撼。
時代雖然不同,但是天才這東西,不管在那個時代都依舊會迸發出光芒,孔聖亞聖如此,如今的周亞夫董仲舒亦然。
“董兄能否說的再詳細一些,看看我是否能夠有所感悟。”林正突然覺得,這一次他來找董仲舒絕對沒有來錯。
董仲舒聽了之後卻是麵露喜色,這種學術的探討無疑是最能夠拉近他跟林正關係的事情,當即他也不在猶豫,一股腦的將自己的領悟說出。
聽完董仲舒的敘述,林正的心神久久不能平靜,雖然隻是雛形,但是卻已經能夠看出一絲不凡,而且從他的話中,林正已經看出了一絲端倪。
“天人感應……”林正眼神空洞,下意識的囔囔自語道。
“天人感應?”董仲舒聽見了林正的話,頓時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就在這個時候,遠在岐山的禁地,一處從來沒有人見過的山峰突然升起,這座山峰好似原本就在岐山,但是岐山的弟子,卻從來不曾見過。
一名老者端坐在山頂,突然抬頭望著天空,眼神之中露出一抹精光:“又出現一條成聖之道,看起來似乎還是我儒家所悟,老聃,這一局是我贏了。”
老者說完這話,天空中突然出現一道彩色的雲彩,似是在回應老者的話,但是很快,這片雲彩便突然消散,仿佛從來不曾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