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心思最為單薄的林正都有了這麼一個念頭,更不用說其餘的人了,林正發現,他身邊幾乎所有的弟子,都用著一副崇拜的目光望著文帝劉恒,眼中充滿炙熱。
劉恒似乎很是享受這樣的目光,過了好一會,他才轉身坐了回去,而這個時候,其他人這才長舒了口氣,包括那些大聖級的大能在內。
當年秦帝之所以能夠蓋壓一世,甚至壓得連聖人都不敢露頭,靠的便是這等氣勢,雖說文帝比起秦帝還差了些許,但是壓製住這些大聖級的高手,卻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文帝的修為雖然是天下第三,但是靠著國運,便是孔聖也不敢跟他硬拚。
另一邊的匈奴使者軍臣望著文帝,他的眼神同樣充滿了火熱,隻是這火熱之中,卻是帶著一絲憧憬,但是很快,他突然反應了過來,這裏乃是漢朝的稷下學宮,連忙低下頭,將自己的視線給遮擋了起來。
好在那些藩王並不在此,僅僅隻是派了一個使者過來,否則的話,若是他們見到這樣的場景不知會作何感想。
文帝很是滿意眾人的態度,隨後正式的讓人宣布觀碑大會的規則。
“天降神物,乃我大漢之幸事,然此神物乃由天授,自是有德者居之,朕今用不貲之軀,臨不測之險,承一國之氣運,執掌神器,今四海升平,天下再無戰事,實在我朝廷之德也,而今……,朕不忍神物蒙塵,願與天下共觀此碑。”
洋洋灑灑一大段,足足念叨了近一炷香的時間,聽得林正昏昏欲睡,不過他卻不敢有絲毫的表露,就算再耐不住,也隻能忍耐。
天下誰不知道這石碑乃是道聖飛升之際落下,當年的動靜如此之大,想瞞都瞞不住,而當初文帝更是特令天下人不得私藏此物,違者殺無赦。
如今卻又說什麼有德者居之,實在讓林正感歎朝廷這說一套做一套的本事。
不過比起這些,林正在意的卻是這道聖石碑,林正雖說已經身具三塊道聖玉碑,但是這石碑還是第一次見到,之前他得到石碑中的道聖玉碑,都不曾親眼見過石碑的模樣。
這石碑跟林正想象的不同,高約數丈,寬不過九尺,表麵光滑無比,上麵更是沒有任何的字眼,一時間林正不禁懷疑,道家的道宗是如何破譯這石碑中的天演論的。
雖說這石碑內蘊含的道蘊才是至關重要的寶物,但是其本身同樣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至寶,光以品階而論,恐怕至少能夠媲美聖級的文寶。
林正如今距離這塊石碑的距離如此之近,體內的道聖玉碑早就開始蠢蠢欲動,好在林正連忙沉入心神,安撫住了道聖玉碑,沒有讓它暴露出來。
雖然朝廷說是讓天下人一同參悟此碑,但是實際上真正有資格參悟的,也就隻有那些聖級之上的高手,聖級之下的人,連靠近的資格都沒有。
當然,林正他們這些稷下學宮這一次月試前十的弟子,卻是被特許前去參悟,不夠卻是要在那些聖級的高手離開之後。
不少修為並沒有突破聖級的大儒們紛紛暗自懊悔不已,那些修為達到聖級的名士,卻是一個個麵露喜色。
若是他們得知這塊石碑早就已經失了道蘊,更是已經被朝廷給破譯,不知會做何感想。
那些大聖級的高手聽完之後卻是不動聲色,他們常年待在稷下學宮之中,這塊石碑裏裏外外基本上都已經被他們給研究透了,哪裏還有什麼興趣再去看一遍。
此時他們的目光卻是放在文帝的身上,這一次觀碑大會,與其說是觀碑,不如說是來看朝廷的實力的。
在觀碑大會開始之後,那些聖級的高手便已經開始退場,除去保護石碑的四位文師之外,其他人包括文帝都已經離開。
林正見最讓他擔心的人竟然全部都已經離開,心中雖然懷疑,但是臉上卻是露出一絲喜色。
雖然他知道這些人就算離開也依舊在繼續關注著這裏,但是林正依舊感到有些慶幸,這說明他們並沒有發現他體內的異常。
他體內的道聖玉碑一直在震動個不停,不管林正如何安撫都無濟於事,好在這玉碑一直隱藏在他的身體最深處,就算是占據過他身體的長恨劍劍靈朱桀都未曾發現。
林正這時不禁暗想,大聖級的高手雖然有通天徹地之能,卻也無法看穿一個人的心思。
但是林正卻依舊不敢大意,這一次觀碑大會,本就是文帝故意拋出的誘餌,為的便是讓那些身懷神物的人暴露出來。
而林正身具三塊道聖玉碑,無疑是朝廷的首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