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幹朝廷大臣自然也無法從這塊石碑上參悟出什麼,這與悟性資質無關,反而是跟氣運有著很大的幹係。
或許這塊石碑還在等著真正適合道聖傳承的人出現,一時間所有人都如是想到。
除了萬章之外,幾乎沒有人再在石碑這有所收獲,而稷下學宮的那些文師經過大聖級高手的點撥,也已經明白了,萬章的突破,跟這塊石碑的關係並不大。
否則的話,朝廷早就將萬章給抓了,就算有孟軻在此,依舊無法阻攔。
也正因為如此,所有人的心中都開始期待起來,期待著能夠引起石碑變化的人出現,隻是很可惜,參悟石碑的人數已經超過上千,卻依舊無人能夠引起任何的變化。
第三天,也是觀碑大會的最後一天,前來稷下學宮中央的人數突然變多了起來,便是之前那些參悟過石碑的人也再次的來到這裏。
不為別的,就為了看一眼到底誰能夠將這石碑給喚醒。
畢竟誰也不知道朝廷會不會舉辦第二次觀碑大會,想要收入這塊石碑,機會很可能就隻有這一次。
林正倒是一如既往的待在學宮學生的方正之中,隻是不同的是,學宮的學生們對於石碑的熱情突然間便淡了許多,想來基本上也都被自家的長輩告誡了一番。
這個時候林正將目光望向玄字輩前十的弟子,他們的注意力,顯然也已經不在石碑的上麵,連那些成名已久的聖級名士們都參悟不了的石碑,他們自然不覺得自己能夠比他們更加厲害。
不過不同的是,他們這些的注意,卻是放在了許負的身上,鳴雌侯許負,號稱天下第一相士,在周易術數一道上的境界無人可比。
而這一次的觀碑大會,除了參悟石碑之後,文帝還特地的讓許負為這些人觀一觀麵相,好看看誰能夠成為他大漢的棟梁。
這可不僅是揚名立萬的好機會,更是決定了他們今後命運的一次宣告,沒有人會懷疑許負預言的準確性,文帝此舉,顯然也是在為這些後起之秀們造勢,讓他們盡早的進入到眾人的視線之中。
而那些早已經有名氣的弟子,經過這一次的預言之後,他們的名氣無疑會越來越大,平步青雲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區別隻是他們將來到底能夠達到什麼樣的一個地步。
是錦衣玉食還是粗茶淡飯,也就是許負一句話的事情。
許負的一句話,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當年楚漢相爭之時,諸侯魏王豹隨高祖皇帝攻打霸王,魏王豹的嶽母魏媼請許負到魏王府給他的夫人薄姬算卦、相麵。
許負說薄姬相貌大貴,將來生下孩子一定能當天子。
魏王豹聽信了許負的話,覺得她夫人的兒子能當天子,豈不是說他這個當老子的能夠君臨天下。
隨後魏王豹背棄了與高祖皇帝的盟約,與霸王結盟,結果錯估了形勢,戰敗於兵仙,被高祖皇帝麾下大將所殺。
而他的夫人薄姬,則被高祖皇帝收入後宮,生下一子,名為劉恒,也就是當今的文帝,而薄姬,也被封為皇太後。
之後許負更是曾向高祖皇帝進言,朝廷將來比起紛爭,為保當時還是孩子的劉恒,宜及早外放封地,高祖皇帝從之,將年僅八歲的劉恒外放代地,封其為代王,使其得以在之後的呂氏之亂中保存自身。
許負的預言都已經一一應驗,就算沒有這一身修為,天下人沒有人敢再小看這位女子,更不用說其還是唯一一個以女子之身成為當朝侯爵的奇女子,修為更是達到了通天徹地的大聖級高手。
這一次文帝特許許負參加觀碑大會,真正的目的也正是想請她出山,為林正他們這些後起之秀算上一算。
唯一沒有將這件事給放在心上的,恐怕就隻有林正一人,他的目光,一直都鎖定著學宮的中央,雙手緊握,額頭上竟然隱隱浮現些許汗漬。
“林兄不必緊張,以你的天賦,許相士的評價定然不會差。”站在林正身旁的董仲舒還以為林正是因為擔心許負的評價,所以才會如此的表現。
林正向著他故作鎮定了笑了笑,他哪裏清楚,林正並不是擔心許負,而是擔心一會參悟石碑的時候,林正能否引起石碑的反應。
不過董仲舒的誤會反而提醒了林正,就算解決了這一關,許負那一關恐怕更加不好過,相比起道聖玉碑,林正的來曆反而是更加隱秘的事情。
道聖玉碑不見得就能夠引起聖人的注意,但是他們對林正的來曆,絕對會十分的感興趣,隱約之中,林正似乎明白了自己為何會卷入到這樣的事情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