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離開(1 / 2)

真龍之氣跟國運不同,國運乃是跟官職和修為掛鉤,一個人的官職多高,他便能夠擁有多強的國運加持,修為越高,承受的國運也就越多。

但是一國的氣運乃是固定的,會隨著國家的興盛而興盛,衰弱而衰弱。

而且分擔國運的人數也是固定的,官職這東西可不是想加就能加的,加上想當官的人何其之多,不管是諸子百家的弟子,還是在野的百姓世家,哪一個不是如此。

林正的真龍之氣想要增強,便隻能夠靠著國運滋養,而想要得到國運的滋養,便隻能夠向上爬。

別看他如今能夠和如此多的大人物打得火熱,但是實際上,林正的身上也就僅僅隻有一個四等爵位在身,連官職都還未定。

因而想要一勞永逸的解決他體內諸家真氣之間的衝突,林正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林正在天牢內待了七天之後,文帝終於是將他給放了出來,與之同行的,還有賢王劉啟,這個時候兩人被一同帶到文帝的麵前。

這幾天林正日子過得倒是不錯,劉啟卻是顯得有些邋遢,劉躍的死已經認定了是他所為,文帝已經給這件事蓋棺定論,再沒有任何的機會改變。

而且劉啟也拿不出證據翻案,光靠他一人的說辭,恐怕不見得能夠說服劉恒。

因而這一次劉啟顯得很是不安,特別是在見到林正之後,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就在二人快要到文帝所在的大殿之時,劉啟突然轉頭望著林正開口道:“你信不信我?”

林正一愣,隨後脫口而出道:“信你什麼?”

“你是願意相信我,還是願意相信別人。”劉啟認真的看著林正。

林正見他一臉嚴肅,也收起了自己那副無所謂的態度,認真的回答道:“我相信自己的判斷。”

“那就好,待會你什麼都別說,什麼也別做,就像你之前教我的那樣。”劉啟突然出聲道。

林正這下子變得更加疑惑了,他教了劉啟什麼,不等他反應了過來,兩人被被傳召進去。

這個時候劉恒正負手站在書案前,低頭望著麵前的奏折,這些都是那些官員要求嚴懲劉啟的奏折,以此來平息劉仲的怒火。

劉仲在得知了劉躍的死訊之後,可謂是火冒三丈,就連劉躍的屍體,也被他給送還了回來,此舉在朝廷可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林正還未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僅僅隻是得知了劉躍的死訊,他的腦海便已經變成一片空白,在得知下手的竟然是劉啟之後,他的腦子更是快要轉不過來。

朝廷雖然忌憚藩王,但是卻不想他們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出現問題,畢竟周勃的勢力還未完全的解決,卻突然間冒出這樣的事,就算是劉恒,也不得不慎重對待。

此時劉恒已經送去不少功法珠寶賠禮,還將他另一個兒子封為吳王來安撫,但是畢竟劉仲的身份不同,他可是文帝劉恒的叔叔,輩分在皇室可是跟高祖皇帝同輩。

其他的藩王也因此以劉仲馬首是瞻,這件事若是處理的不好,恐怕就不止劉仲一人出麵,其餘的藩王那至少也要有一個交代。

劉躍怎麼說也是代表劉仲前來京都參加觀碑大會,如今他卻是被劉啟給殺害,不管動手的是不是劉啟,劉躍卻是實實在在的死在劉啟的府內。

因而這件事,劉啟自然是無法脫身。

劉啟雖然被關押在天牢,但是外界的消息卻絲毫不曾隔絕,因而他這個時候也在準備著如何跟劉恒解釋。

隻是在見到林正之後,劉啟突然想明白了過來,劉恒見他,並不是想要什麼解釋,而是希望能夠盡快的解決這件事情。

周勃才是文帝心中的首要目標,若是處理不了周勃,文帝也沒有足夠的兵力去應付藩王,因而這個時候他也隻能夠以安撫為主。

劉啟想明白了這一點之後,心中頓時清明了許多,相比起劉恒的大事,他所受的冤屈根本算不得什麼,至少劉恒不會允許在這個時候出現什麼意外。

而且對付周勃,同樣是在對太子的警告,因為周勃的關係,太子在朝中的勢力已經能夠跟文帝分庭抗禮,文帝能夠容忍至今,已經十分難得。

就算劉恒知曉太子的異常,恐怕也不會聲張,加上劉啟並沒有確切的證據,劉恒首先要懷疑的,反而是他。

當即劉啟便決定按兵不動,甚至寧願忍受劉恒的猜忌,也不願將事實全盤托出,至少在他掌握住決定性的證據之前,劉啟都不打算有所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