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初識文姬(1 / 2)

第十四章初識文姬

蔡文姬的一生是悲苦的,“回歸故土”與“母子團聚”都是美好的,人人應該享有,而她卻不能兩全。

蔡文姬第一次出嫁,遠嫁河東衛家,她的丈夫衛仲道是大學出色的士子,可惜好景不長,不到一年,衛仲道便因咯血而死。兩人無子女,蔡文姬遭到衛家嫌棄,認為她"克死丈夫",當時正年少氣盛、心高氣傲的蔡文姬,哪裏能受得了這種白眼,她不顧父親的反對,憤而回家。

董卓死後,他的部將李傕等人又攻占長安,軍閥混戰的局麵終於形成。羌胡番兵乘機掠擄中原一帶,在“中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縱獵圍城邑,所向悉破亡。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入朔漠,回路險且阻。”的狀況下,蔡文姬與許多被擄來的婦女,一齊被帶到南匈奴。

這心境是可以想象得到的,當初細君與解憂嫁給烏孫國王,王昭君嫁給呼韓邪,總算是風風光光的占盡了身份,但由於是遠適異域,產生出無限的淒涼,何況蔡文姬還是被擄掠呢!飽受番兵的淩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來,這年她二十三歲,這一去就是十二年。

在這十二年中,她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飽嚐了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當然她也為左賢王生下兩個兒子。她還學會了吹奏“胡笳”,學會了一些異族的語言。

可以說文姬是一個苦命薄顏女子,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唐朝人李頎發出這樣的感慨。

這是如此讓人心疼到骨子裏的女人,能有這樣的奇女子相隨一生雖死何憾?劉辯的心第一次被割傷,細如銀線的血液滴答滴答。大悲無聲,大慟無言。

“琰兒?”劉辯輕語。卻依然被心細如塵的蔡邕,捕捉到他情緒的蛛絲馬跡。“哦?莫非太子見過琰兒?太子怎麼知道我有一幼女,蔡琰?”

“雖不相識,但猶如久別故人,仰慕久矣。”這下輪到蔡邕犯糊塗了,莫非真是今世前緣?“爹,我的風箏!”一縷甜甜的聲音不小心搶入耳際,融入脾府,清脆如玉珠,動人如霓裳,猶如天籟。“是琰兒!”蔡邕快步向外走去。劉辯隻見一個梳著垂雲髻的少女,此刻正自傷心,那可憐兮兮讓人心疼不已。正是蔡邕之女蔡文姬,她玉臉姝頰,眸眼皓齒,一襲純白綾羅襦裙,清純貌美而不失端莊高貴。“連衣仙闕,驚如天人!”劉辯看著發呆了。蔡琰緩緩抬頭,脈脈大眼直瞪著眼前少年,身材修長,相貌尊貴。“這位是?”小仙女問話了。“哦,這是太子殿下,快見過殿下!”蔡邕提醒蔡琰道。“我覺得他麵善,如今隻是久別重逢。”蔡妍的話讓蔡邕更驚奇,“莫非一見鍾情兮?”窈窕淑女,君子求之;玉露仙瓊,姝女采之。兩相情悅,連理枝長。這是後話。

“叫我劉辯即可,莫要疏分了!方才你說你的風箏,你在放風箏?”劉辯奇道,漢末應該不流行風箏吧?貌似諸葛孔明燈也是戰時發明的。“哦,是我自己做的!”蔡琰臉紅了,猶如粉麵桃花,雨露沾之,唯恐損傷。蔡邕驚道,“琰兒,你自己做的?”蔡琰從小聰明伶俐,蔡邕也就見怪不怪了。“嗯。它掛在樹上了。”一聲回答如蚊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