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初現端倪(2 / 2)

所有電池板,皆有線路相連,彙集向分線路,最後再彙入總電路,總電路連接向青城下方中央的輸電管路起始點,通過輸電管路將大量電能加壓傳輸向下方的地球,再經過變壓後,彙入電網,傳向地球上已架設好了輸電線路的每一個地方。

地球上,經過十幾年的建設,電網從大疆省太原區開始,跨過重重高山,爬過重重大洋,彙入各大陸的電網,將整個世界化成了電的世界。

原本的化學能源發電場,比如核電站,火力發電站等,現在皆已停止運行,這些工廠拆的拆,改建的改建,原本使用的各種能源原料全部庫存了起來。

生物能源已漸漸退出了曆史的舞台,各國都減少了開采量,即使是開采出來的,也隻是用於化工業的生產製造。各種礦物資源的開采也全部停止,每個國家對本國的環境問題都非常關注,采礦太會影響環境了,加上青城有大量低價礦產銷售,他們都寧願去買,也不願自己去開山采礦。

最發達的是電工業,當今世界已是電的世界,電能涉及社會中所有有關能源使用的領域,改變最大的是交通領域,所有交通工具皆以電驅動。交通,小範圍的小到電力自行車、電動車等,大到電動汽車、電動大巴等。

大範圍的,陸有高速列車、磁懸浮列車等,海上近有跨海大橋、海床地鐵等,遠有潛洋供電雙導軌,能行駛載人潛列艇,以及專門供運送貨物的潛洋貨艇。潛洋供電雙導軌,造價極高,以鎢來合金製作軌條,且整個建造過程,要跨過無盡海域,危險重重。

剛開始是決定建在水麵上的,但後來發現,那樣做的話會遇到很多難以克服的困難,比如很難在大洋上找到足夠的支撐點。即使有,也要為以後考慮,要是以後大型電船出現,那這些導軌現在得做多高才行,那樣的話,又要將支撐柱做的多粗,才能保持導軌的穩定。

而建在水中,遇到的問題就少就多了,導軌可以采用吊裝的方式,每隔多遠的海麵就放個大浮標,之間連上導軌。而且,在水中的話,由於浮力作用,會減少對導軌的壓迫,增加導軌的使用年限。

並且,如果有入水深的船經過,導軌又不夠深的話,隻要讓浮標的浮力消失,讓它沉下去,等船過去了之後,再讓浮標上浮,船不就可以過去,導軌也不會受到損壞了嗎?

再加上這一切的工作,都可在船上完成,避免了攀爬作業時,不小心就會摔死摔傷的危險。最終,世界各國聯合決定,就建這種深海潛洋雙導軌,但由於這種導軌造價極高,世界上隻有最重要的商業港口,才建有這種跨過大洋深海潛洋雙導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