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塵封的古史(2 / 2)

“這些字都代表著什麼?”宇浩非常疑惑,不明白這幾個字代表的是什麼意思。“九鼎合,九洲開,天路現,踏天路,斬諸仙,滅諸魔,融諸器,破天宇,化界尊。”忽然,這三個大方鼎在轟鳴,不斷傳出同一句話來,令宇浩嚇一跳。

“九鼎合,九洲開,天路現,踏天路,斬諸仙,滅諸魔,融諸器,破天宇,化界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宇浩一愣,閉上了眼睛。“荊?豫?青?九洲?九鼎?難道這是……”宇浩想著想著,頓時驚住,猜測出了一些與此相關的信息。

話說在中國的古代,一代古帝大禹,大禹因為他治理黃河水患成功,使他建立了極高的威望,於是,當時在任的古帝:舜,去召集各氏族部落的酋長召開慶功大會,賜給大禹用美玉琢磨而成的玄圭,以示其豐功偉績。當舜帝步入年老之時,眾人一致推舉大禹為整個部落聯盟的首領。

大禹接位後,中原各部落逐步形成以夏族為中心的領導集團,而禹帝在這個集團中的地位已初具王權的性質。他讓治理黃河水患時專司刑罰的皋陶製定了一些規定,各氏族部落如果有不聽號令者,就要以刑罰來懲辦。

大禹還有組織的對不聽教化,還多次發生叛亂的苗族進行征伐,最終打敗了苗軍,打死了三苗酋長,勢力範圍達到了江淮流域。

在這之後,“四方歸之,辟土以王。”(太平禦覽卷823引《隨巢子》)。在舜帝死後,大禹守孝三年,因為他不想當首領,所以後來他仍按傳統的禪讓製把帝位讓給舜帝的兒子商均。

但是,“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史記·夏本紀》)大禹於是隻能再即天子位,成為一代帝王。

大禹為了鞏固他的夏王朝,他把全國劃分為了九個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以便進行管理,他還“南省方,濟於江”(《淮南子·精神訓》),到南方去巡視,在塗山(今安徽蚌埠市西)約請各諸侯相會。

大禹為了紀念這次的盛會,就把各方諸侯部落酋長們送來的青銅重新融解煆造,最終鑄成了九個大鼎,象征他統一天下九州,成為夏王朝的象征之物。

隻是後來,那九洲鼎卻漸漸泯沒在了曆史的長河中,不知去向,在中國夏朝以後的各朝各代的文獻中,再也沒有相關的記載,它們的去向,成為了中國曆史上的一樁大迷案。

而今,這神秘的三個大鼎,真的會是傳說中的九洲鼎之三嗎?宇浩雖然還是有些不太確定,但他也相信這已經八九不離十了,因為它們自己自動發出了“九鼎合,九洲開”的顫音,不正是它們自己在介紹自己原來的身份嗎?

“九鼎合,九洲開,天路現,踏天路,斬諸仙,滅諸魔,融諸器,破天宇,化界尊。看來,這九洲鼎還有某種神秘的用途,我將來一定要將九洲鼎收集完整,揭開它所隱藏的秘密。”宇浩自語。

忽然,宇浩聽到後方傳來聲響,如同玻璃破碎時的那種聲音,他連忙回頭,定睛一看,頓時臉色驟變,不敢相信這些是真的!

隻見那些水晶棺中,有五個水晶棺發生龜裂,而且那裂紋是越來越密,而後在一聲輕響中,那水晶棺全部化為了小碎末,散落而下。(水晶棺無故碎裂,會發生什麼事?而裏麵封著的人,是不是真的早就死了?迷底下章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