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幾天,用“剪不斷,理還亂”來概括曹正石的心情再恰當不過了。
吃過晚飯,曹正石走出家門。聽到家屬區的藍球場上一片喝彩聲,他走近藍球場,副總工程師安小華迎著他說,“曹廠長,來坐著看,今天的比賽很精彩。”
曹正石說:“不坐了,我等會還有事。”
曹正石看到兩塊記分牌上:一塊寫著“南機”——58分;一塊寫著“南鐵”——56分;比分咬的很緊。
球場上南機的球員穿白色球衣,南鐵的球員穿藍色球衣,雙方球員都在緊張地爭搶。隻見白隊的後衛高飛接到一個球後,敏捷地帶球閃過兩個對方的球員,迅速地把球傳給中場的前鋒袁峰,袁峰接到球後,往左路帶球三步,一個旋轉的弧形,球進了藍網。
“好球!好球!”球場周圍發出歡呼聲。
“好球!配合默契。”曹正石情不自禁地說。
“廠長,高飛和袁峰這兩個人不錯,工作上是好手,球場上是主力。”安小華說。
“你這個副總工程師,以後要多物色這樣的人進廠。”曹正石說。
“自然嘍,但要找他倆這樣全麵發展的難呀!”安小華說。
“事在人為嘛!”曹正石說。
“嘟嘟嘟”地哨響,當任裁判的花榮宣布比賽結束,南機隊以5分的微弱優勢險勝南鐵隊。白隊與藍隊的隊員都集中在球場的中間。
曹正石對安小華說:“你好好地招待南鐵的隊員。我就不去和他們打招呼了。”
安小華看著曹正石的背影說:“放心吧,我會安排的。”
2.
曹正石慢慢地走在路邊的梧桐樹下,正如那一句他看了至今沒有忘記的話:思想者的腳步是緩慢的。
他在思考著派誰到宏華去:是高飛?還是袁峰?--球場上他倆的身手和動作又浮現在眼前。一個後衛,一個前鋒,都是頂呱呱的。可以說球場上他倆的表現和他的考慮是吻合的,加深了他在他倆中選擇一個的信心。
但這不是派他們去打球,這是去開辟一個新的領地,新的戰場。
高飛長得文質斌斌,屬於年輕的知識分子代表,有一種敢想、敢說、敢幹的銳氣,在他擔負課題組長時,他白天沒有繪製完的圖紙,晚上帶回去繼續幹。那時他還沒有成家,宿舍裏沒有桌子,他就把鋪蓋卷起來,在床板上繪製圖紙,經過三個月的連軸轉,硬是攻克了技術難關,被職工們稱作科技戰線上的“拚命三郎”,光榮地評為市勞模,省青年突擊手。曹正石看重高飛身上的銳氣和拚搏精神。為此技術中心成立時,任命他為主任;總師辦成立時,高飛任總工程師。
袁峰長得牛高馬大,是南機最年輕的黨委委員,第三梯隊的培養對象。原在第九分廠任支部書記兼分廠廠長。由於腦瓜子靈,提出“不等、不靠、不推、不拖”的“四不精神”成為第一個有企業精神的分廠,受到廠黨委的重視。他作風潑辣,敢於管理,第九分廠的現場管理成為全廠的樣板,被評為省先進集體。曹正石看重他有一種“咬定青山不放鬆”的認真精神,所以任命他為經營副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