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龍躍在淵 第四十七章 來的好快!(1 / 2)

渭州在華州西北方向,約六百多裏路程,因經略相公府在此駐,雖不算邊關一線,但依然民風彪悍,而四鄉八裏的精壯每年都有不少投軍,因此當楊誌史進魯達領了經略相公鈞旨,渭州西城外設了招兵點放榜招人,一時間來投的人卻不如想象中那麼多,幾天過去直招得三百多人。

楊誌身為統領使,免不得心中焦躁,便跟魯達史進商量,是否要放寬選人標準,如按著禁軍那人樣子來招人,符合條件的怕不早吃經略相公這些年給招的七七八八,剩下的多數不是身高體重不夠,就是負重能力不行。

魯達這廝聽了便嚷,“兄弟你好不曉事來,咱這個統領使就是一光杆司令,全憑自己打熬,若我等選的兵還沒上陣,在校場裏列隊時,便就高高低低,比相公麾下其他軍兵矮了一頭,等閑羞煞人也,老魯可不帶這樣的兵,你瞧我手下那四五百關西大漢,那個不高大健碩,歪瓜裂棗將來如何上的陣?”

史進卻不以為然,道,“某的史家莊鄉兵豈不是高高低低各有不同,兵者,身材條件基本素質固有差異,但隻要不是差的太多的,隻要肯吃苦願意玩命練,早晚打熬成強兵,作戰靠的是平時的訓練和勇敢,塊頭再大,膽小如鼠有何用,戰場上哪來那麼多單兵較量力氣和武藝的機會,保持陣形集體作戰才是根本,就若哥哥般武勇,等閑怕不是一隊長槍鄉兵的敵手。”

魯達臉憋的通紅,嚷道,“好好好,等兄弟你的史家莊那夥鄉兵來此,魯達倒要領教一二!”這廝嘴上不服軟,心裏卻道,這世上哪來什麼萬人敵,一隊五十人,別說一隊,就是半隊長槍手組成槍陣,如大郎你般雄壯,可瞧瞧能敵得過不?頂多能騎著馬落荒而去。

楊誌見兩人頂牛,便來做和事佬,勸道,“二位兄弟都言之有理,西北邊關和西夏糾纏撕扯了這麼些年,旦夕未停,此處人煙又不若中原繁茂,我意若能跑得動路,舉得起五十斤的石鎖,身體沒有殘疾的,便先行招了,你等以為如何?”

魯達喘著粗氣不啃聲了,楊誌被經略相公抬舉成統領使,魯達心中一是高興,二是慚愧,自己這個老大,卻落在了兩個兄弟的後頭,不過楊誌將門之後,武藝本事人品魯達俱是服的。

而史進那日也跟楊誌魯達分析過,一來楊誌哥哥乃楊家將後人,二來他昔日在殿司做過製使官,這職司卻是跟統領使同級,再說楊誌弓馬本事都不在呼延灼之下,因此點了楊誌做統領使,相公麾下諸將俱都心服。若點了魯達哥哥,隻怕眾人不服,若點了史進,眾人心必不服,楊誌魯達這才心安,今後大事隻大家商量了辦罷了。

史進也暗忖,一來魯達楊誌跟自己是親如兄弟,二來日後史家軍至少在這二千五百人中占的半壁江山,若自己本事不濟得不了軍心,便讓楊誌先好好過過老大的癮又如何?

兄弟三人選兵,便先放寬了身高體重的要求,若要投軍當敢戰士,先從西門開始繞著城牆跑一圈,差不多十裏上下,史進在每個城牆的拐角處派了軍漢持著不同顏色的算籌發放,應募之人要拿齊了東南西北四個城牆拐角處的籌碼,規定的兩柱香時間內回到西門外招兵處,驗過算籌無誤,便算初試合格,然後休息半柱香,便要舉石鎖,舉得起五十斤的,就算通過先做預備軍,等來日校場點驗複試後再分配兵種

即使放寬了身高體重的限製,因史進堅持那兩柱香時間(約半小時)所有應募之士都要繞城跑完近十裏的路程,便刷下去一堆平時缺練跑不動路的家夥,其中不乏身高體壯的大漢,魯達便問史進,“這些身材魁梧的漢子,有些天生就是跑的慢,可陣前當披甲持斧戰士卻不是正好?如何便唰下去了?”

史進瞧了魯達一眼還沒說話,這邊楊誌先解釋道,

“若隻是征募守城的廂軍,這等身材壯大卻步伐緩慢的軍漢,倒是可堪一用,或者就是招募衝陣的重甲騎兵,也是可行,可史進兄弟說,我等將來屬於野戰軍,且前期必然是步兵為主,這部隊的機動能力是頭等大事,行軍作戰,打的贏時要追,打不贏時要跑,不論輸贏,這跑路的本事卻是須臾離不得身,若跑不得路,卻不是拖了大軍的後腿,因此不用。”

魯達摸著腦袋不說話了,心道二弟盡聽著史進瞎忽悠,到得塞外,不論西夏也好遼國也好,都是騎兵居多,到時候你兩條腿上哪追人家去?人跑得過馬麼?若剛才這話是史進說的,這廝必要如此回答,可既然楊誌說了,魯達這廝也學乖了,楊誌做了統領使,自己這大哥總要給點麵子他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