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遠程火力犀利的神臂弩,騰龍軍的弓矛兵和長槍兵,還人人配腰刀,那弓矛兵隨時是可以拿起備用長槍轉成長槍兵的,因此隊伍編組相當靈活,本來楊誌怕擅自改了軍中建製不妥,等史家莊的弓矛兵投出落雨一樣的投槍覆蓋三十步外的空地的時候,楊誌再無話說,此等利器,怎能不用!培養一個射的準的弓弩手可比培養投矛手要慢的多。
五百人一部,正兵共四部人馬,魯達這副統領照舊自領他那關西一部,這廝本不耐長槍手,隻要兩百名斧盾手加三百名弓矛手便好,史進卻解釋到,之所以五百人也分三個兵種,就是為了使獨立作戰單位能從軍變成部,否則你這五百人光斧盾手和弓矛手,遇到騎兵衝陣容易吃虧。且這五百人三個兵種的編製,在全軍參加作戰時,自然可以再臨時以兵種純編。
渭州招募的八百敢戰士中選了五百精銳充做楊誌的本部人馬,史進自領史家莊五百精銳子弟兵,朱武以牙將身份領了少華山嘍兵為主的那一部,三百騎兵由陳達以牙將身份率領,李吉以校尉佐之,其餘渭州選剩下的三百人充做輜重後備軍,八百民夫平時也接受同樣的訓練,這一千多人必要時隨時可以拿起備用長槍組成臨時槍隊。
騰龍軍初步成行,經略府撥下軍械物資衣甲糧餉陸續到位,投槍則是朱武來時從史家莊運來,史鐵匠和他的鐵匠隊帶著家什也隨隊來得渭州,整個部隊也就磨合了幾天功夫,經略相公便頒下令來,著騰龍軍押運糧草前往邊關,目的地卻不是先前猜想的渭州北麵的懷德軍,而是路途更加遙遠的定邊軍。
因是運糧,除了騰龍軍原來隨軍大車民夫之外,又臨時征集調撥了一千民夫,並三百輛大車,押運近萬石糧草輜重,運往定邊軍。
楊誌史進從經略府領了地圖並通關文書回營,便召集眾將評定,楊誌、史進、魯達三個正副統領使,並四個牙將分別是朱武、陳達、羅烈(魯達本部牙將,據魯達說這廝自詡隋唐老羅家嫡派子孫,隻是這廝使的卻是兩把板斧而非傳說中的羅家槍法,此成一千古謎團!),蕭遙(本是魯達麾下校尉,撥至楊誌手下充了個牙將領兵,這廝小白臉一個,好使一杆白蠟幹的花槍,武藝槍法頗得楊誌看重,就是有點自詡風流倜儻!)並幾個李吉、王四、史大山、史飛雁、史一彪等幾個校尉,帳下濟濟一堂煞是可觀。
大帳裏楊誌居中而座,左手史進,右手魯達,三個統領並望著帳下十幾個將領,楊誌便拿出經略府頒下著騰龍軍押運糧草去定邊軍的命令當眾宣讀,之後便當了甩手掌櫃,把剩下的事情扔給了史進。
史進也不客氣,便吩咐眾將討論這命令如何執行方為最佳,要眾將各抒己見不要有所顧慮,三個臭皮匠還頂一個諸葛亮呢,騰龍軍要的就是集思廣益把優勢吃透把困難講夠!在軍議評定的討論階段有話不說藏在心裏,到時候出了岔子再放馬後炮互相埋怨可絕對不行。
史進話音剛落,這邊陳達性子急搶先出列,叉手躬身道,
“諸位哥哥,陳達願為大軍前鋒!”
“諸位統領,羅烈久在經略相公府下效力,關西道路精熟於胸,這大軍開路先鋒我來當最佳!”話音未落,牙將羅列跳了出來道,這廝性烈如火,脾氣耿直,卻跟陳達正好針尖對麥芒!
“某麾下俱是騎兵,先鋒當然之選,遇敵無論追擊還是轉進,進退自如,你部都是步軍,若為大軍前鋒,既拖累大軍速度,若陣前有事,恐未及應變!”陳達這廝腦筋轉的忒快。
史進心中歎了口氣,這幫子將領,勇則勇了,可光想著爭先鋒,此次出兵可能遇到的其他問題和困難,難道都要推給我們仨統領來考慮不成!
其餘史家莊眾將,一來因著職務低了一層,多數隻是校尉,二來畢竟鄉兵出身,雖然被史進打熬的精悍無比,可在這陌生的秦風路行軍布陣,道路不熟,輕易卻不敢胡亂開口。
“諸位哥哥,朱武以為,此次出兵,我等應先思謀慮定行軍路線,再根據沿線道路山川河流的情況,決定如何行軍,哪個為先鋒,哪個為中軍,哪個斷後!”朱武見陳達羅烈二人橫眉怒目相持不下,於是出列躬身建議道。
“朱武此言甚是,魯達哥哥,你久在關西,可有以教我等?”楊誌心道這朱武到底號稱神機軍師,一開口便奔此次出兵的關節要害而來,史大郎的眼光當真不錯,小小華陰竟也聚得如此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