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飛龍在天 第九十八章 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1 / 2)

進了書房,關起門來眼前隻得一個大宋政壇常青樹老狐狸,一個新晉的駙馬爺和邊軍大將,史進此時不表忠心,更待何時?望著端著茶盅一臉期待的蔡京,九紋龍信誓旦旦的表白道,

“恩相且恕史進大膽,史進雖是個粗人,卻也知這大宋朝,蔡相和童相二人便是當今聖上的左膀右臂,都是缺一不可的擎天柱,恩相待史進的拳拳之心,史進心知肚明,某於朝堂上毫無所求,隻盼能在邊關殺敵,為大宋,為聖上,為蔡相和童相練一支精兵出來,早晚收複燕京。

依史進看,曆次童相在邊關能打勝仗,若無恩相一力於糧餉軍械後勤上的保障和朝堂上的支持,必不能成!旁人看這軍功盡歸於童相,史進卻知,恩相在其中的功勞卻隻大不小!”

一番話說的蔡京心頭熨貼無比,這個娃娃,嘴裏說自己是個粗人隻會書舞槍弄棒,一不留神嘣出來個“願為蔡相舉鼎”,這鼎能亂舉的嘛?可聽了真叫人心裏那個舒暢!這會兒又是對自己猛來一頓溜須拍馬,雖然知道這九紋龍在恭維自己,蔡京依然覺得心裏受用無比。

眼前這九紋龍,年紀雖輕,見識可不比常人啊,知道若沒有老夫在朝中一力維持,那童貫和邊軍想打勝仗?門都沒有,錢糧夫役都在老夫手裏,打仗不就是打錢麼!沒錢打什麼仗?拖你三個月軍餉不發,別說打什麼勝仗,不嘩變嘯營就不錯了!

史進見一通馬屁拍上去,這蔡京光眯著眼掂著胡須笑,隻不說話,於是又道,

“依著史進看,蔡相跟童相,都是我大宋朝最大的功臣,最大的忠臣,隻要二位恩相能始終團結如一,我大宋朝穩如磐石,堅不可摧,若得二位恩相的支持,給史進五年時間,不,三年!必為二位恩相在邊關練出一支精兵來。

到時候唯恩相馬首是瞻,北伐燕雲,西征大漠,南平吳越,開疆拓土,一力保我大宋江山千秋萬代!不過咱大宋朝這禁軍,這麼些年下來全成架子貨了,沒上過戰場在死人堆裏打過滾,在刀頭上舔過血的,成不了敢戰之士百戰雄師啊!必須得在戰場上練那個精兵,而依史進看,西夏、遼和咱大宋中間這塊地,就是練兵的最好場所!”

蔡京凝神思索了下,道,“駙馬說的是河東路西北角麟州、府州和豐州那裏麼?”身為宰相,這廝對大宋朝的地盤熟悉無比。

史進點了點頭,道,“以太原府為後方基地,以豐州、府州、麟州,還有保德軍、火山軍和岢嵐軍為前方,在此駐紮和訓練一隻精兵出來,將來北方若有變,出奇致勝,必能一戰而定千裏!”

蔡京沉吟了下,眯起眼睛看著史進,緩緩道,“駙馬乃天降奇才,實為大宋之福,不過這邊關之事且不急於一時,老夫心中對你的看顧,你卻才也都說了,我隻問你,若日後童相與老夫政見不一,駙馬卻持何立場?”

蔡京這也是把史進逼到懸崖上來問了,要想全麵控製童貫這樞密使,蔡京自問做不到,要做到也不會等今天了,大宋朝雖然尊文抑武,這童貫卻是唯一的例外,無他,宦官無後,隻是皇帝家奴,奪不了官家的江山,而自己蔡氏一族,卻權傾朝野,門生故舊遍地,大宋行政和財政官員的晉升提拔調動,一應事權俱抓在自己手裏,這也是自己每過三五年,要被道君皇帝剪羊毛一樣,借著政敵的攻訐,給修理一番的緣由所在!

蔡京要逼史進說真話,他自問識人無數,若史進虛與委蛇心口不一,自信看得出來。

史進毫不猶豫的道,“隻要恩相是為了大宋社稷百姓和子民著想,史進支持恩相義不容辭!”

蔡京吃了一驚,在他看來,童貫對史進的幫襯提攜和拉攏,對史進的恩典,比之自己可要直白有力的多,起碼連著在朝堂上討論如何封賞史進的功勞,這童貫是上串下跳不遺餘力的跟自己爭,自己雖然送了宅子女子和仆役給史進做現成的駙馬府,自問仍嫌不足,比不得童貫,童貫對這史進如此看重如此提攜,怎麼這廝一轉眼就敢這麼單邊倒的投向自己?難道這廝竟然是個養不家的白眼狼?

“九紋龍,童相提攜照拂你不遺餘力,對你恩寵有加,樞密院又是你的該管上司,你。。。到時候能真的站出來支持老夫,而不是童相?”蔡京的聲音喜怒不現,卻透出一絲冷意來。

“恩相容稟,童相對史進的恩寵,史進心知肚明,因此願意在兩軍戰陣上,用一場場勝利來報答童相,因恩相並不管軍,因此若日後恩相與童相意見不一,必然是在外交、行政和財政賦稅等執政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