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龍戰於野 第一百二十四章 必須精兵簡政(1 / 2)

史進回到河東路太原府時,已是六月下旬,河東路轟轟烈烈的征糧修路運動,剛進入高潮的後期,一百二十萬石糧食把太原府的周邊的幾個大糧庫堆的滿滿當當,河東路的糧價在外地糧食的不斷流入衝擊下,緩緩的回落到了征糧前的價格,200文/石的樣子,各州府道路整修的工作也比原來的計劃提前了兩個多月,差不多進入了收尾的階段。

這廝掰著指頭一算,若曆史沒有出現大的偏差,遼國東京道混同江流域的完顏部,應該開始向寧江州附近調動集結,當然這一切都是史進的猜測,短短幾個月的功夫,施恩的錦衣衛雖然在遼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對東京道卻是鞭長莫及,雖派了幾個小規模的商隊混著往黃龍府混,消息卻一直沒有傳回來。

在東京道的遼陽府算是安插了眼線,但也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情報送回來。畢竟這個時代交通素為不便,史進離開東京時已吩咐石秀尋找善養鴿子的人才,到了太原府更是第一時間吩咐施恩去尋這等人才,在太原府倒也真尋到了不少民間養鴿的人家,重金禮聘為己所用。

須知這鴿子雖然可以自己飛了歸來,但總要有人先帶著去才行,尤其是錦衣衛的一切都是初創,民間散養的鴿子雖繁殖不難,要訓練培養成信鴿,卻素為不易,飛幾十裏路歸巢不難,飛幾百上千裏數千裏,歸巢的概率則大為降低。

三四個月的時間,東京和太原府的飛鴿傳書算是初步建立起來了,史進出訪西夏時一路上帶的幾十隻鴿子,在出河東路之前實驗放飛的歸巢率有七成,等到了永興軍路,放出去的鴿子隻回來了一半不到,至於帶到興慶府後放飛的那幾隻,真正飛回來太原府的隻有一隻。

好在史進把種鴿留了幾對給察哥,並兩個養鴿人一起,這興慶府的鴿子早晚總能訓練出來,定邊軍那裏,史進一樣留下了種鴿,隻是要等鴿群孵化訓練出來,非半年一年不成。

史進心裏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完顏部叛遼的消息幾時能確認,因此一直催著施恩把情報網優先延伸到寧江州,但史進並不著急介入完顏阿骨打和遼國之間的戰事,他的戰略目標在於遼國的西京道,河東路正對著的東勝州、朔州和應州,最後則是遼國的西京大同府!

至於東京道,是他留給完顏部立國的本錢,完顏部不建國壯大,遼國就不會征發七十萬大軍去攻打,遼國大軍若不去東邊對付金國,自家這一個河東路如何圖謀西京道?又如何正麵對抗整個契丹?即使加上西夏的力量也顯不足!

何況察哥還未必能說動國主乾順叛遼聯宋!那個成安妃可是遼國的宗室公主,西夏和大遼的聯姻遠比自己和乾珠的聯姻來的堅固和可靠。

河東路屯起了糧食,整修了道路,隨著糧價的平抑,老百姓的生活也回歸了正常的軌道,冬小麥的收割牽扯了從修路工地折返回來的農民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雖然由於後期疏於管理全民在炒糧價,今年河東路的糧食產量比去年有所下降,但是各地前期蜂擁而入的糧食足矣彌補這點糧食缺口,因此民間並不缺糧。

史進離開東京時,蔡京和童貫都拍著胸脯保證,整個河東路駐軍的糧餉軍械全部足額按時發放,黃河水運的便利,加上河東路的道路被修整一新,使得後勤保障工作順暢無比。

在繼續關注北方大遼和完顏部動靜的同時,史進在河東路的下一個動作便是整軍!

這河東路十七州府六個軍州,和西夏遼國接壤的第一線,從西到東,依次是晉寧軍、麟州、豐州、府州、火山軍、岢嵐軍、代州,兵力主要集中在以上七個州府,駐軍多的近萬,少的七八千,最少的五千餘眾,其餘二線和後方州府,不過駐軍一千到三千之間。

整個河東路的大宋軍力,不算勝捷軍一萬八千人的話,正式的禁軍編製約莫有十萬人左右,此外還有約十五萬人的廂軍編製。

河東路的人口總數不過是四十萬戶,約兩百萬人左右,這兩百萬人口中,婦孺老弱至少七成,若算精壯的話頂多五六十萬人口,長遠看,若養十萬禁軍加十五萬廂軍,顯然老百姓的負擔比例太重。

雖然現在是靠著大宋朝廷輸送的糧餉在過日子,但不是長久之際,若哪天道君皇帝要卸磨殺驢斷了糧餉,河東路靠自己養活這麼多人可不是好耍的!必須整軍,必須裁軍,當然,朝廷供養的糧餉一分不能少,還得想著法子能多撈就多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