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龍戰於野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家庭!(1 / 2)

為了最快的形成戰力,史進把勝捷軍和河東路邊軍整軍選編出來的三萬六千人以1:2的比例混編,勝捷軍有銳氣和紀律,整編後的邊軍熟悉當地情況又有邊塞駐守的經驗,混編後依然分三軍,每軍一萬八千人。

三軍軍號,一為勝捷、二為神虎、三為雄武,俱都是史進上折子報上樞密院後童貫批下來的名字。

每軍置一軍指揮使,下轄五部領軍統領使,領軍統領使下是副統領使和牙將校尉正副牌軍等將。

王進林衝徐寧董平張清韓世忠劉光世等將俱都被史進升了一級。

王進是史進的師傅,一向在東京禁軍中威名顯著,也算是兩世將門,史進舉賢不避親,王進雖然投到麾下最晚,實際卻升的最快,直接被史進舉薦為雄武軍指揮使,兼代州兵馬都監。

麾下領軍統領使韓世忠兼岢嵐軍兵馬都監駐守岢嵐軍,劉光世領寧華軍兵馬都監駐守寧華軍,王進自引本部駐紮代州,這雄武軍乃是河東路東北麵正對大遼的屏障,因此選了老於持重的王進主持。

至於河東路西北麵西夏、遼和大宋三國交接處的豐州、府州、火山軍和保德軍,則交給神虎軍負責,史進舉薦了林衝為神虎軍指揮使,兼府州和保德軍兵馬總監,董平為副指揮使兼豐州兵馬總監,張清也為副指揮使兼火山軍兵馬總監。

這河東路十州府六個軍州,最西邊是和西夏左廂神勇軍司接壤的晉寧軍,往北是麟州,這一州一軍都隻和西夏接壤,按著史進的謀劃,此處現在雖然緊要,卻非將來的用兵主要方向,因為背靠著黃河,晉寧軍和麟州反而是河東路和西夏商貿往來的重要水上通道。

因此史進便舉薦徐寧為勝捷軍指揮使,兼晉寧軍和麟州兵馬都監,領兵駐紮晉寧軍和麟州,麾下撥了呂方和郭盛二將。

三支大軍雖然主將駐守在邊界,軍馬配置卻是側重不同,比如勝捷軍徐寧隻在晉寧軍駐了三千人,在麟州駐了六千人,剩下九千人卻是駐紮在太原府大營。

而林衝那處因是三國交界之處,董平領本部三千軍駐守豐州第一線,張清領本部三千人駐守火山軍,林衝自己把神虎軍的大本營設在府州駐紮了六千人,剩下六千人也是留守太原府的大營。

代州因為邊界諸州中麵積最大,王進自領九千人駐守,劉光世和韓世忠各領本部三千人駐守寧化和岢嵐,剩下三千人駐守太原府大本營。

所以整個河東整編後三軍精銳五萬四千人,留在戰略後方太原府歸經略相公史進自己直轄的依然是一萬八千人。

那日乾珠忍不住私下問史進,

“相公何故要各軍均留後備在太原府,現如今太原府一萬八千人分屬三個軍頭,日後隻怕牽扯不休。何不隻留其中一軍的全軍一萬八千人在太原府,其餘兩軍分駐邊界州府?如此不是更好?”

史進笑著道,“若不是和夏國戰事初定,大遼那邊可能很快又有事來,我根本不打算在邊界駐守那麼多人,河東路邊界周長近千裏,光靠守這麼點兵力怎麼夠?”

乾珠聞言皺著眉不解,“難道不守?大宋邊界州軍建了那麼多堡砦,不派兵駐守的話,敵軍來時,如何抵擋?”

史進哈哈大笑,摟住自家娘子狠狠的親了一口,把個乾珠羞紅了臉,這公主平時殺伐果斷大大咧咧,在閨房之內卻甚羞澀。

九紋龍替自家小娘子解釋道,

“兵法雲,攻則有餘,守則不足,你也看到即使以河東路的富庶,要養一支十萬人以上大軍也是相當吃力,何況到時候還會招來東京那幫士大夫的閑言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