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鐵打的齊家(1 / 2)

事實證明了張青山的眼光!

大半年後的某一天,就在胡澤廣去上級部門開會,走時還特意囑咐趙武小心,這幾天不要亂動,一切等他開完會回來後再說。

趙武當麵點頭答應,可等胡澤廣前腳出門,他後腳就帶著人去敲縣長的竹杠——要一千發子彈。

結果,果如張青山預判的那樣,縣長當麵答應,並讓他們第三天來取武器。然後,在第三天傍晚,當趙武帶著幾十個人如約來取武器的時候,有些麻痹大意的他們,受到了大股敵人的四麵合圍,一番血戰,除了兩個戰士突圍出來,其餘的全部壯烈犧牲……有一點不得不說,這二十三個烈士,全部戰死,無一人投降,也算對得起紅軍不怕死的名聲。

胡澤廣聽聞噩耗,大哭!

而該縣縣長卻直接開溜……正如胡澤廣說的那樣,該縣長直接跑到省城,用趙武等二十三人的人頭,獲取了上級的獎勵,被調到了大後方四川成都去做了個閑職官,從此深居簡出……一時間,誰都拿他沒辦法。

鳳鳴縣!

位於羅水縣北麵,兩個縣城相聚約四十裏,算得上近的了……順便說一句,齊家寨所在的伍家嶺,正好位於兩座縣城後麵,從地圖上看,三個地方正好形成一個長三角形。

羅水縣很窮,但它的鄰居鳳鳴縣卻很富裕,準確的說,鳳鳴縣以前跟羅水縣的貧困程度有的拚,但現在,鳳鳴縣的富貴之家要比羅水縣多很多,關鍵點就在於,民國初年的那次大範圍探礦,發現鳳鳴縣有金礦,從那以後,在人為破壞性的惡劣大開采下,鳳鳴縣一舉將羅水縣甩的遠遠地。

‘鐵打的齊家,流水的縣長!’

這一句當地百姓流傳的俗語,就道出了該縣的實際掌舵者是誰了——鳳鳴縣首屈一指,獨一無二的世家齊家。

至於齊家為何對羅水縣沒有發動政治上的進攻,就一句話:太窮了,沒有利益,所以不屑一顧。

也就是在民國初年,重新劃分地界時,齊家總部所在的伍家嶺被劃歸到了羅水縣,要不然,羅水縣的總體經濟實力還要被鳳鳴縣甩出十條街。

鳳鳴縣的縣長之位,齊家很聰明的從不染指,但該縣的保安團團長曆來都是齊家家主擔任,而現在的副團長是齊家家主的大兒子齊武運——這個保安團的性質和成色,就不用多說了。稅務局局長是家主的親二弟,商會會長是齊家家主的堂弟……一句話:在這裏,縣長說話你可以當他放屁,但齊家人說句話,誰敢忤逆?

但是!

從革命的眼光看,羅水縣和鳳鳴縣又剛好調換一下位置:羅水縣遊擊大隊蓬勃發展,甚至到了讓張青山大開眼界的敢公然敲縣長的竹杠,一個招呼能召集到三、四百青壯年。而鳳鳴縣剛好相反,該縣的革命事業可謂跌宕起伏,一度不得不潛伏,甚至是撤離。主要原因就是齊家為了保持對全縣金礦的控製,不僅花大價錢武裝縣保安團,更是下死力氣拚命對付遊擊隊和經濟上的潛在對手,加上有齊家的存在和調度指揮,下麵的人也就相對比較團結,上麵又交好國民黨的權貴,如此上下其手,漏洞就少得多。

現在,聽說紅二方麵軍主力就要來了,齊家為了保住自己的地盤,可謂下了血本,不僅動用了關係,還花錢如流水,雙管齊下,效果斐然,居然從上麵要來了一個正規旅來駐防到該縣縣城——雖說與國民黨的大局有關,但也可以從中看出齊家的樹大根深。

趁著部隊剛吃完飯,做短暫休息的時間,張青山把胡澤廣和趙武,還又鳳鳴縣縣遊擊大隊派來的那兩個向導,加上自己手下幾個主要幹部聚集到一起開會。

聽完了這些,大家都不知道怎麼開口,幹脆吧嗒吧嗒地抽悶煙。

大家都清楚,以他們現在這幾百號人,別說重武器,有的遊擊隊員還拿著木棍當武器,這樣的裝備和人數去攻打有一個正規軍駐防的鳳鳴縣縣城,無異於上門送死。可問題是,不去攻打縣城,又怎麼能得到藥品等急需物資?除非紅二方麵軍派主力大軍過來,才能一戰而勝之,但問題是,張青山等人心裏都想著:遇到塊硬骨頭就跑回家哭爹喊娘的搬兵,還要我們特別行動隊做什麼?豈不是顯得我們這些人太無能了?

張青山皺著眉頭抽著煙,眼睛卻盯著地圖上的那兩個點,來來回回地看。

一連足足抽了三根煙,就連張青山自己都覺得嘴巴幹涉的有點受不了,把煙頭往身邊一丟,再看向地圖,卻無意中發現了什麼。

一把將站在身邊,舉著火把照亮的向濤手裏搶過火把。然後將火把往地圖上湊近了點,來來回回在地圖上這個‘三角形’掃照著,追蹤,火把光停在了‘伍家嶺’這個小黑點上……大家正沒主意了,突然見張青山有所動作,頓時就覺得有希望,便仔細看過去,然後,目光跟著張青山的動作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