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河向對麵招了招手,見兩人看過來,張天河抓起身邊一個沙袋擋在身前,然後,繼續抓沙袋把自己周圍擋的嚴嚴實實,最終還在頭頂上用一個沙袋遮擋住……
他這樣的行為讓對麵小虎二人立即明白過來了:先忍受著小鬼子的手雷,自保之後,再對付小鬼子的裝甲車。
於是,小虎二人也這樣做了起來。
有人總結過二戰時期,小鬼子的戰術打法,就兩個字--單調!
你幾乎在小鬼子所有的戰術進攻中都能看到這樣的模式:先炮擊,再步兵進攻。這種模式一開始確實很有用,但是,經曆的次數多了之後,中國軍隊幾乎都找到了對付這套簡單戰術的辦法……個人以為,之所以缺乏多樣性的戰術,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思維被禁錮所致,因為小鬼子的等級非常森嚴,對於上級的命令,甚至是話語,下級幾乎都不敢提出不同的意見。在這樣的環境中,又有幾個人敢於異想天開?敢出現不同意見的下屬,恐怕早就被長官給收拾了。
果不其然!
這第二撥小鬼子敢死隊的戰術和第一撥敢死隊所使用的戰術一模一樣。
同樣是不管上麵有沒有人,在接近口子的時候,先拿著手槍對著口子上麵就是一陣邊開槍射擊邊衝進去,同樣是站在口子底部兩邊,同樣是不顧一切的往各自對麵上方扔手雷。甚至,在扔手雷的時候,他們同樣發出了大吼大叫聲。跟第一撥敢死隊的行為模式簡直就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轟!轟!轟……”
一陣密集的爆炸聲再次響徹城牆上端,而且,這次,小鬼子丟手雷的速度更快,更果斷,甚至,連口子上端兩邊有不少鬆動的石塊都滾了下來,還砸傷了一個小鬼子敢死隊隊員。
張天河的運氣隻能說不好不壞。
他躲在口子邊上一個角落裏,用沙包把自己周圍,甚至是頭頂都遮擋的嚴嚴實實,可問題是,沙包就算能阻止手雷遠距離的爆炸的直接殺傷,但是,卻因為不堅固,而被手雷的衝擊波炸坍塌,結果,張天河就如同被埋在裏麵一樣,好在沙包不多,最少他還有能力憑借自己的力量就衝出來。
所以,張天河雖然被沙包給埋了,但是,他依舊沒有動一下,而是等待著。
相對於張天河的運氣,與小虎同在一個地方的那個戰士就要不幸得多了。
他的情況跟張天河差不多,都是躲在口子邊的角落裏,用沙袋把自己遮擋的嚴嚴實實,但是,他的運氣不好,一顆手雷就在他沙袋外麵不到一米的地方爆炸。
彈片雖然被沙袋給阻止了,可是,氣浪卻瞬間就將幾個沙袋衝擊的七零八落,其中正麵那包沙袋,重重地撞在他的胸口上,猝不及防之下,他直接噴出了一口血,染紅了沙袋,也讓他的精神頭萎靡了很多。但是,這個戰士卻知道此事千萬不能叫,那樣隻會驚動下麵的小鬼子,從而讓整個計劃前功盡棄,所以,他隻是擦了下嘴角,硬生生地咬牙挺著,努力忍受著胸口傳來的劇痛。
小虎通過沙袋之間的縫隙,恰好看到這一幕,雖然極為擔憂,可是,小虎還是硬生生地克製住了衝動,因為他知道,此時自己如果亂動,或者是衝過去救這個戰友,那麼,幫倒忙的幾率要遠遠大於幫忙……這麼密集的手雷爆炸中,衝過去,其被炸死的幾率要遠遠大於衝到對麵的幾率,甚至要遠遠高於被炸的重傷的幾率。
小鬼子敢死隊隊員們每個人扔了差不多七顆手雷後,既沒有聽見上麵有慘叫聲,又沒有看見有人回擊,漸漸地,這十個小鬼子敢死隊員扔手雷的速度就在不知不覺中慢了下來。
而第二輛裝甲車的駕駛員顯然是被先前的坦克和裝甲車的結果給嚇到了,變得異常小心翼翼。
這不,他一直睜大眼睛觀察著,一直等到敢死隊員們扔了那麼多手雷都沒見到任何異常情況,這才稍稍放心了點,然後,駕駛著裝甲車一點一點地開上了口子。
剛進入口子內,他立馬加大油門,打算一鼓作氣的快速衝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