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轟……”
短短兩秒內,幾十顆手榴彈相繼爆炸,這等威力,將爆炸範圍內的小鬼子們炸的死傷慘重不說,就連不遠處的別的小鬼子們也被炸懵了,壓根就想不明白,這些手榴彈是從哪來的?一時間居然出現了短暫的停頓,
而這第一撥手榴彈爆炸,就是對二班的信號。
嚴陣以待的二班的戰士們,趁著眼巴前這六個小鬼子被手榴彈的爆炸而驚的發蒙的時候,戰士們一手抓著架子,一手提槍便對這六個小鬼子射擊。
“啪!啪!啪……”
如此近的距離,又是突然殺出,又是以十三人對付六個,偏偏這六個小鬼子還傻不隆冬的站在那裏,根本就不知道回避,簡直就是近處的活靶子。如此一來,要不能瞬間將這六個小鬼子幹掉,那才是怪事。
一陣密集的盒子炮槍聲中,這六個小鬼子根本就來不及做過多的反應,就全都被幹掉。
隨後,戰士們立即爬到城牆斷口上。兩個戰士快速衝到斷口左邊,靠著牆,麵對麵,站穩馬步,雙手交叉後跟對方的雙手抓在一起,形成一個小小地‘口’字形。而別的戰士們則紛紛掏出手榴彈,全都往左邊扔去……這個時候,三班的戰士們正衝向斜道,相對來說,就等於少了一撥手榴彈對小鬼子的壓製,所以,二班的戰士們掏出手榴彈往左邊城牆上扔,就等於將三班戰士們少了的那撥手榴彈給補齊了。
“啊……”
“%¥&……”
“轟!轟!轟……”
在一片慘叫聲中,第二撥手榴彈爆炸了。
事實上,第一撥手榴彈屬於偷襲,因為大大出乎小鬼子預料,突然的爆炸,炸的很多小鬼子人仰馬翻,損失慘重。而這第二撥手榴彈,又給那些僥幸躲過第一撥手榴彈攻擊的小鬼子們一次殺傷,如此一來,城牆斷口上兩端的小鬼子們就剩下不了多少了,而且,各個都是驚魂未定……很明顯的反應就是,城牆上的小鬼子們的慘叫聲明顯比先前小了很多。
而這第二撥手榴彈最大的目的其實不僅僅在於殺傷多少小鬼子,更重要的是在於繼續打擊小鬼子,讓其驚恐萬分之餘,無力去想去做別的,從而為二班和三班能安全順利的衝到城牆上打好鋪墊。
最為重要的是:二班和三班也是在賭命,不僅跟小鬼子賭命,還得跟炸藥包賭命。
作為能直接決定整個戰役走向的關鍵一步,自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要什麼給什麼。這不,就連爆破專家都帶來了兩位。
而這兩位爆破專家真的是很用心的製作定時炸彈,唯恐炸不死小鬼子,不僅量足,而且,還害怕到時候定時炸彈失效,特意多準備了兩個……原本的目的是要炸掉最主要的兩個城牆斷口,所以,隻需要兩個定時炸彈,但是,這兩個專家足足製作了六個定時炸彈,由此可見其有多小心謹慎。當然,這也是兩位專家的責任心和對小鬼子的痛恨程度的體現。
因為專業程度的問題——突擊連的隊員雖然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但對於爆破方麵的專業知識,那就隻能說是普通人的待遇了。為了防止臨場出現意外,造成不必要的大麻煩,專家們也早早地就把所有定時炸彈的時間調製為三分鍾。
也就是說,二班和三班的戰士們,不僅要在三分鍾內攻上斷口左邊的城牆,而且必須要在攻上城牆後,還得沿著城牆過道繼續向前進攻,從而開辟出對於定時炸彈爆炸時的一定的安全距離。
所以說,二班和三班的壓力也是十分巨大。整個行動,必須要十分精確,而且必須要配合流暢,如機械零件一般的精準,否則,哪怕是耽誤一點,或者配合上出了一點問題,都很有可能會造成無法預料的嚴重後果……從這方麵說,這不是一般的部隊能達到單兵和團隊之間配合度的水平,也隻有具有特種部隊性質的突擊連,因為長期的高壓式訓練和長期彼此配合的默契程度,才最有可能完成這樣的艱巨任務。
相對來說,一班的任務就要輕鬆得多:等炸掉城牆口子後,他們將會分成四個小組,在主力攻入城牆前,趁亂到縣城各處去放火和殺小鬼子等等,目的自然是要造大聲勢,混淆視聽,給小鬼子添亂。
第二撥手榴彈的爆炸聲一過,二班的戰士們立即行動起來,開始了攻上城牆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