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是人體的重要部位,手的動作主要是精細運動的操作,它是寶寶的智能發育中非常重要的部位。精細動作能力,是憑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運動,在感知覺等多方麵心理活動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務的能力。它包括手眼協調、手指的靈活性、手腳協調三部分,精細動作能力對個體適應生存及實現自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對於嬰幼兒來說,手部動作能夠促進身體、大腦機能的發育,並影響寶寶的思維與認知,精細動作能力的成長最終都會在寶寶的智力發育上有所體現。因此人們常常會說“兒童的智能在他的手指尖上”。
精細動作能力的發展與大腦發育息息相關。手部精細動作是通過人腦的高級神經中樞——大腦皮層來發送指令,進而調動手部關節、肌肉來配合完成的。生理學家把人的大腦皮層比喻成“智慧的海洋”,在這片海洋中,與手指相連的神經占取了相當大的麵積。手部運動越精細,支配它們的相應腦區麵積越大,大腦皮層之間建立的神經聯係就越複雜。經常地活動手指,就能夠刺激大腦皮質中的手指運動中樞,使大腦功能不斷得到發展,並能開發大腦未被使用的區域,從而使寶寶更聰明。
手是認識事物某些特征的重要器官,是使用和創造工具的“人體工具”,是人類進化的重要標誌。通過手的動作,可使寶寶進一步認識事物的各種屬性和聯係,使寶寶知覺的完整性和具體思維能力得到發展。良好的手部操作能力還是一種基本的素質,是學習任何一種特殊技能的前提條件。精細動作能力的高低,往往決定寶寶將來學習各種技能的速度快慢、掌握技能的準確性與牢固程度以及能夠到達的水平。對處於發展早期的嬰幼兒來說,他們麵臨多種發展任務(如寫字、畫畫和夠取物體等),精細動作能力正是這些活動的重要基礎。
手眼協調能力是精細動作能力的一部分,屬於身體小肌肉群的能力發展。在人所特有的感覺器官中,眼睛被喻為心靈的窗戶,手則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身體“工具”。人們常用心靈手巧、眼明手快來形容人的聰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手眼動作的協調能力意味著大腦發育良好,事實也是這樣,生活中願意從事精細動作方麵工作的人,其專注力程度均大大高於一般人,比如畫家、繪圖工程師、計算機工程師等。對於寶寶來說,有較好的手眼協調能力就表示寶寶大腦發育達到了良好的狀態。
3歲前是寶寶精細動作能力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因此,促進手的動作發展是嬰幼兒早期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如果想培養出思維敏捷、頭腦聰明的寶寶,就要注意平時訓練寶寶的精細動作能力,從而在3歲前為寶寶贏取更多的促進大腦發育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