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邢台淩霄山
尋幽覽勝
作者:尹登海
淩霄山,又名靈霄山,在邢台市邢台縣北小莊鄉寺溝村西北、內丘縣黃岔村東南。此山“僻處西域,距府城(順德府,今邢台市)七十裏,介於皇姑、太子兩岩之間”(《順德府誌》),所以古時稱之“中岩山”。
淩霄山屬於太行山的一個支脈,四麵環山,東有老驢頭山,南有皇姑山,東北與內丘縣扁鵲廟、太子岩相望。主峰海拔1089米,四麵皆是陡峭的懸崖絕壁,隻有一條羊腸小道可通到山頂。晴好天氣,登上山頂,環顧四周群山,“會領眾山小”的感覺油然而生。這裏林木繁盛,邢台縣和內丘縣都有林場,以針葉鬆為主,橡樹、漆樹等為輔,野山杏、山桃等遍布山野。山上動物資源保護得很好,一路爬山,總會遇到野山雞林間突飛,時而抬頭,還能看到老鷹在山間綠樹的上空盤旋。
淩霄山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內涵。其中,黃巾軍寨遺址位於淩霄山中段。東漢末年,邢台巨鹿人張角在淩霄山創立“太平道”,自稱“大賢良師”。聚集數十萬人的起義隊伍,自號天公將軍;其弟張寶為地公將軍;張梁為人公將軍。後因官兵勢強,起義軍勢弱,張寶、張梁兩弟戰死陣前,張角病死軍中,起義宣告失敗。張角弟兄去世後,由張角弟子馬龍、馬虎鎮守淩霄山,繼續對抗官府,後因寡不敵眾,馬龍、馬虎戰死,葬於淩霄山上。
我們一行人走到寺溝村後,穿過村子向西穿越,在老鄉的指點下,終於找到上山的古道。然後一直沿著古道轉,見一巨大的奇石,紛紛拍照留念。約走了二三公裏的路程,有一岔道。在此左拐,見到了登頂的路線。登頂後沿路右拐,很快就來到了淩霄山半山腰的黃巾軍寨。
黃巾軍寨海拔1000多米,危岩峭壁,山石嶙峋;山上樹木兀自生長,林間不知名的花兒怒放,自然景觀十分壯美。這裏是1800多年前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的大本營、指揮所。張角利用靈霄山三麵為懸崖的奇險地形,建立了易守難攻、功能齊全、結構獨特的黃巾軍寨。張角起義軍的營寨後來變成了靈空教的皇姑廟,現又增添了大悲殿一座。現依然可見的有點將台、練兵場、古寨門、寨牆、營房、地道,還有龍頭小石橋、八角琉璃井,高處有新近修建的八角亭。
皇姑廟原留存著兩條張角建宮殿時的滾龍石柱,刻有“大賢良師座中岩”字樣,現被文物部門保管收藏。現在皇姑廟前的地上隻留有兩根鐫刻著楹聯的青石廊柱。從楹聯的內容上隱隱約約透露出張角行義舉,經過幾番艱難困苦的信息。宋朝元豐年間在淩霄山上建立“淩霄寺”,明代高僧譚順在此傳道,重修了寺院,在殿內塑造了張角和馬龍、馬虎兩員大將的泥像,以後又增築了大批廟宇殿堂。清朝末年至民國六年淩霄山尚有大小廟宇近百座。後來隻剩下殘垣破壁,但從牆壁上的雕塑圖案上仍可看到當年建築之宏偉。現在每年農曆三月十五為廟會,每到此時,四方香客雲集,香火旺盛。
參觀完黃巾軍寨後,我們從北寨門繼續前行,很快就來到石梯處,雖然石階曆經千年風雨但依然保持完好。石質台階呈三層階梯狀,依山而築,用料寬大厚實,這些台階串聯著黃巾軍的三個點將台。石梯之上,空靈教在每一層山地平台,都修起了廟宇。先是新修的三佛殿,殿前是一片麵積不小的平地,可容納數百人,原是張氏兄弟的點將台。再往上走又是新修的二佛殿,打開殿門,供奉幾尊神像。左側的一尊就是被尊為“大賢良師”的張角,塑像濃眉大眼,身披戰袍。最後來到大佛殿。繼續向上攀行,已沒有了石階路,隻有羊腸小道通往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