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科學地分娩(2)(1 / 3)

嬰兒較容易流汗而且排泄物多,所以容易長痱子或尿布疹等,必須每天沐浴以保持身體的清潔。

嬰兒的沐浴用品,最好和成人分開,以免感染細菌。

洗澡用具要準備澡盆、臉盆、腳盆、浴巾、毛巾、嬰兒皂、痱子粉、爽身粉。嬰兒肚臍的處理和清潔耳朵的衛生用品也需準備。

其他用品如溫度計、體溫表、熱水袋、便盆、手紙、廢紙、小竹刀等。

藥品有酒精、紫藥水、紅藥水、氯黴素眼藥水、繃帶、消毒棉簽、消毒紗布、燙傷藥膏等。

(6)調乳用品

如果一開始就打算給嬰兒人工喂養或混合喂養,那就盡早準備應用之物,若想哺育母乳,就應該準備盛果汁用的奶瓶和奶嘴。

①奶瓶。容易煮沸消毒的耐熱玻璃瓶最適合,而塑膠製的奶瓶則外出時較便利。

②奶嘴。宜選用柔軟的天然橡膠製品。奶嘴孔的大小應以奶瓶倒放時滴兩滴為宜。

③還需準備奶鍋、奶嘴護罩、奶瓶刷、鍋(煮奶瓶、奶嘴用)、小勺、小碗。

以上物品都是應該為孩子提早準備的必需品,這些物品備好以後,應單獨存在一個箱子裏,並注意不要和其他具有腐蝕性和不潔的物品接觸。

(7)衣著

①襯衣。新生兒的襯衣,一定要用柔軟、手感好、通氣性和保暖性好、易於吸水的棉織品做,顏色宜淺淡,這樣容易發現汙物。式樣可選用我國常用的斜襟式衣服。要寬大一些,否則不好給新生兒穿。至少準備3件以上。

②棉衣。可采用襯衣式樣。要用棉布製作裏子和麵子,用新棉花作絮,但不要弄得太厚,以保證柔軟。

③棉被。要用棉布製作裏子和麵子,用新棉花作絮。

④棉褲。可用同棉衣相同的材料製成。可製成平腳褲式,也可將鞋與棉褲連為一體製作,一般以後一種為宜。

⑤鞋子。嬰兒出生3個月內不用穿鞋。如果為了保護腳不受涼,可用毛質軟鞋,也可用棉質軟鞋,鞋的長度可在8厘米內。

(8)其他生活用品

帽子、襪子、手套、圍嘴——冬天要給嬰兒準備一頂帽子,可用細長線織成,要能夠蓋到臉部。襪子和手套要棉質或毛線的,準備一兩雙即可。圍嘴用於接嬰兒流的口水,可圍在胸前,並用帶子固定在身後。最好多準備幾個。

住院的準備

住院時各種必備的事物,如各種生產用品、聯絡對象、車的安排、嬰兒用品等,應在懷孕25周開始準備。

(1)住院必備之物

住院必備之物因人而異,一般來說,以下各項是不可缺少的物品。但現在有醫院為強化服務供應許多用品,事先了解,就不必自備。

這些用品懷孕五六個月時,便應該一一開始購買,到了懷孕8個月時,便應購齊。而不隻是孕婦本身應做此準備,家裏人也應了解才可。這樣在產婦住院時,家裏人便可協助將嬰兒所需物品帶至醫院給嬰兒使用。

(2)家中的準備

迎接新生兒最重要的是使嬰兒和產婦享有舒適愉快的環境。因此在嬰兒、產婦回家之前,如上所述應該將家中整理清潔一番。嬰兒的寢室、洗浴、飲用品的安排,都需預先準備,以免臨時手忙腳亂。

(3)家中的安排

產婦在住院前,應列下一張表格,讓先生了解一切東西的放置處所,尤其是重要物品的放置處應交代清楚。如果家中還有其他子女時,心中可能會嫉妒新生兒奪走了以往獨占的母愛,因此,事先應幫助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4)住院時車輛的安排

前往醫院的交通工具也應事先安排。即使有自用車輛,臨到用時可能發生故障,或丈夫剛好外出,不妨事先安排熟悉的計程車,以防萬一。

(5)確記醫院電話

尤其是夜間,醫院的電話號碼可能和白天不同,一定要預先探聽清楚。為防止在休假日或夜間趕往醫院,最好提前確定掛號地點、分娩看護室,及其他相關設施的所在位置。

(6)緊急時的聯絡電話

事先記下嬰兒出生時緊急的聯絡電話,最好能簡單明了,以便孕婦住院時能攜往醫院,他人也可代為通知先生、娘家親人或友人等。

產婦若需緊急手術時,則需家人簽同意書,緊急聯絡電話此時也可發生作用。

(7)住院手續及費用

一旦決定住院時就必須辦理住院手續,事先就應準備妥住院保證書和保證金,保證金的收據必須留存,以備出院時結算費用。

臨產前要排空大、小便

有的孕婦臨產前準備不足,容易憋著大、小便上產床,這是極為不利的。有經驗的醫生總是囑咐產婦先解盡大、小便,或在宮頸剛擴張時,醫生要用肥皂水灌腸,清除糞便。這是因為排空二便,有利於子宮收縮。